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王万成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王万成
[导读] 教学改革背景下,批判性思维始终是相关教育学家所关注的重点。

湖南省祁东县白鹤铺镇中心小学 王万成

摘要:教学改革背景下,批判性思维始终是相关教育学家所关注的重点。思辨读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习到更多语文教学内容的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思辨读写就需要掌握思辨性的基本原则,即文本细读,主要是指在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的过程中发现思辨的资源,进而形成思辨的话语场。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辨能力
        引言:社会正义十分快速的形式发展,社会也需要更多具有思想与能力的人才。质疑能够是现代人所需要具有的宝贵品质,能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自己的看法,帮助我们从以往的理论入手,根据自己想法最终得到更为科学的结论。在小学语文教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读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从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地思辨读写构建教学思维,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辨能力概述
        具备提出疑惑并寻求答案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既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策略,它不是单向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思辨能力,就必须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意义
        学科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较为全面的思维。在小学教育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教学以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具有质疑的意识和能力,一种长久获得知识而必备的、终身受用的思维方式。
        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缺失的现状
        首先是教师对孩子的心理成长缺乏科学的认识,忽略了孩子思维成长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关注教学进度,爱插嘴、想法多的学生经常会因为影响课堂受到指责。其次是教师对语文课的特性认识不足,没有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的批判思维提供成长的机会,导致学生思维具有严重依赖性,常常表现为轻易地相信结论,对来自老师、同学、课本的信息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判断质疑的习惯和能力,缺乏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品质。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说思结合——促进理性成长
         通过细微的语文阅读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来自语文品读的魅力。有人曾说,三年级学生还处于“理性的睡眠期”,为此,语文教师要能够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他们能够在理性的思想中学习、生活,教师要能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教师常常注意观察,将课本中的寓言故事讲给学生听,寓言故事往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现实紧密相连。教师通过从阅读到口语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辨的魅力。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想一下现实生活中是否真实存在像农夫这样的人,思考幼苗是否真的可以通过拔起助力其生长,以此勾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也就很好地理解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制作动态的课件,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有关揠苗助长的漫画视频。让学生能够获得视觉的直接感知,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去进行大胆的想象,在想象与思考之中促进小学生理性思维的渐进式培养。
        (二)突破原知——感受文本魅力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经过层层筛选,语文篇章都十分优秀。文本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有白话文与文言文,但课本所选内容都是优秀的,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多讲一些寓言故事,让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力,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刻舟求剑》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大海的波浪,让一个学生扮演船夫,再让一个学生扮演乘客。课本里船夫只是告诉了乘客一句:你做了记号,可是剑却顺着海漂走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出更多的劝告:你这样在船上做记号,剑是捡不回来的,还是赶紧跳到海里,把剑及时捞回来吧。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要注意不笑场,把这个课本中的情节演绎到位,再由教师做最终总结。
        (三)引导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演示应当对所学习到的内容如何实施批判性的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需要多多提问学生“为什么”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为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例如,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目光比较短浅的人,当你面对这些人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呢?此时,学生会陷入到思考过程中,有效地建立批判性的思维。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思辨读写能力的建立并不是先天的是,而是需要通过与主体间的沟通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批判的思维,不断有效地创新自己的思想,进而形成自主思考的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接收知识的水平,能够客观、有技巧地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促进他们掌握全面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红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思辨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3.
[2]梁艳鑫.小学语文课堂思辨性提问的有效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某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司,2019:223.
[3]王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0):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