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游新民
[导读] 当前,许多数学老师认为“预习”是语文课的“专利”,数学课如果进行预习,会让学生对新知识失去新鲜感,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课,课堂气氛沉闷等。其实这是对“预习”的误解。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街道古井小学  游新民 256606

摘要:当前,许多数学老师认为“预习”是语文课的“专利”,数学课如果进行预习,会让学生对新知识失去新鲜感,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课,课堂气氛沉闷等。其实这是对“预习”的误解。这种误解,导致很多数学教师忽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学生没有经过预习,完全跟着老师走,一味依赖教师去被动学习,只会等待老师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他们的思路往往会跟不上,他们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有的老师即使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也没有认真对待,学生缺乏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习惯的培养,于是产生了如下的后果:教师预习要求不具体,学生预习不到位,没有预习方法,即使布置了预习作业,大多数学生也是敷衍了事,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不管不问,让学生感觉预习不预习一个样,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在自主收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进行小学数学预习探究式课堂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  课堂教学 预习与疑问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加强,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了学生的预习探究能力的培养。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养成良好的习预习惯作为总目标提出,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前置作业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二、小学数学预习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数学教学都在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的研究。从目前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中可以看出,“探究式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目前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从理论研究转入到实践操作层面。数学预习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也不例外。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国内外主要探究教学模式有探究学习模式、探究训练模式、“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等。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对本校该课题研究有重要参考的课题实验研究的情况如: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预习指导探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直接讲解与预习探讨两种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送桥镇中心小学《精心设计预习题 致力于提高课堂效率》等等。 他们的课题实验研究都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精心设计预习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组织,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直接利用预习所得到的知识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全体学生获得最好最快的发展,能够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把学生的预习情况与课堂探究教学有机融为一体,并构成教师课堂教学一种模式的系统研究,在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还较为苍白,本课题研究,起始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最后指向到教师的“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它既要求探索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途径、策略等,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把学生预习的结果直接作为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意图在实践的基础上拓展和丰富教学理论研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源自实践的实证性资料。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实践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
        (2)、创建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构建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理论价值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我们研究的这一课题,就能呈现出“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的“课堂互动”面貌,能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四、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关于“数学预习”的界定
数学预习就是指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预先独立学习将要学习的数学功课。数学预习,可以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发展学生的探究行为。
        (二)关于“预习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界定
         “预习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途径、策略等,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把学生预习的结果直接作为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把学生的预习情况与课堂探究教学有机融为一体,构成教师课堂教学一种范式。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倡导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
        (2)布鲁姆的“发现教学” 
        布鲁姆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指出: “学习就是发现”, 布鲁姆的“发现教学”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让学生尝试在课前进行预习,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五、研究过程
         (一)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
         1.明确预习内容要求
        (1)概念性知识:会叙述,会判断
        (2)技能性知识:会探讨,会模仿
        (3)问题解决的知识:会思考,会提问
        2.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1)浏览教材; (2)找出新课应掌握的知识; (3)写出新课的内容提要; (4)会做课后练习题; (5)找出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 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
         (1)问题式预习作业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2)实践式预习作业
        (二)优化数学预习探究式课堂的教学策略
        (1)创设预习时空  (2)掌握预习情况(3) 针对预习探究
        (三)建构数学预习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模式
        (1).汇报预习成果,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预习问题,开展数学探究 (3)解决预习问题,实践数学新知
        总结
        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预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于小学数学预习,为的不仅仅是把当前所学的数学知识衔接起来,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做好基础。因此,课堂预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教师在上好新授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课堂预习。根据个人的对各年级数学教师访谈调查发现,大部分数学老师认为数学的课堂预习并不只是简单的回顾和整理每天学习下来的知识,而是把每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规律和性质,提高和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所以,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