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及学板块调整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王雪香
[导读] 本文首先从数学课堂中存在的现象入手,提出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再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工作重点从和谐师生关系、转变备课着力点、主动驾驭教材、设计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活动和调节课堂教学的板块,最后对研究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说明。

江苏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王雪香  225300

【摘要】本文首先从数学课堂中存在的现象入手,提出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再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工作重点从和谐师生关系、转变备课着力点、主动驾驭教材、设计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教学活动和调节课堂教学的板块,最后对研究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 :学习策略;数学教学;过程设计;途径
        引言《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5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永远追求的目标。我深感任重道远,要与时俱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进行潜心探究
        一、有效课堂教学中效果,效率,效益的条件界定
        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满足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条件包含三层指标: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在数学课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根本找不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对自己究竟掌握了什么不清楚,不懂得如何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有关问题,找不出问题所在,更不会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相当被动,易受外界干扰,自觉性很低。
        (二)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较低
        相当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课本习题毫不在意,整节课都是无所事事,或不求甚解。一些学生对问题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当教师在讲解时,他们总显得漫不经心,只为解答一道题,求到一个答案,不注重方法和技巧。
        三、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及提高的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特征
        (1)互动性。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
        (2)合作性。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模式,将学生的个体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 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3)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为主、积极的学习过程。作为数学教学的材料和活动,必须富有探究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造的动机。以初中学生所学数学知识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和其它学科的知识。
        (二)对学生、教材、目标的把握要到位
        (1)对学生的把握要到位。一堂课下来,其中的教学内容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有哪些学生基本不用引导就能掌握:哪些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或是重点关注下才能达成目标。这些,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开展。
        (2)对教材的解读要深刻。“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只有真正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对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参照物,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三)倡导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需要分组讨论时,就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及时进行交流、补充,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质疑,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反驳,当然笔者也会适时地加入他们的讨论,并适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节时,笔者与学生一起首先用剪刀剪一个三角形进行实物操作,然后找出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添加什么条件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于是,学生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六种方案:两边相等;两角相等;角平分线和高线重合;角平分线和中线重合;中线和高线重合;两边上的高相等。通过进一步的交流研讨,不少学生还找出了其它的判别方法,最后笔者才引导学生进行了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归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克服了以前只求“师”不求“思”,当忠实“听众”的不良习惯,而是积极大胆的合作讨论和交流,主动的探求知识。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调整初中课堂板块结构的同时为有效教学提供新的教学基调
        一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会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为基本结构,教师的“讲”束缚了学生的学。在尝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教学生学会学习,有效的课堂教学,应由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构成:
        (1)学习准备: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
        (2)学习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让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摄取已有经验中可以利用的部分进行思考和实际操怍,提出个人的见解和疑难。
        (3)学习反馈: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结果、不同见解的关键,调整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和评价。
        (4)学习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一节课里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是用什么方式活动的,活动过程中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条件等.这是数学内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认识自己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思想、方法的需要.认识、控制、调整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形成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
        新的板块结构的定制,突出了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推促、启发,是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师生对话、生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氛围的桥梁;而主体学生的全面参与。不同层面、异类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这将是我们普通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臧学流.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新课程[J].教育学术,2009(08)
[3]张大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0).
[4]张群英.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浅议[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