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九年级化学学习评价研究 张晓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张晓
[导读] 新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对人才有更高期待的时代,因此“核心素养”概念应运而生。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中学  张晓 677005

摘要:新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对人才有更高期待的时代,因此“核心素养”概念应运而生。着力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指南针,指引着学科教学的方向。学习评价正是衡量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情况的有效途径,发挥着促进素养发展的功能。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九年级化学学习评价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教学;九年级;学习评价
        一、学习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以核心素养的落实为评价宗旨
        在新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可以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学习评价体系可以监测教育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具备极强的可塑性,在设计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学生需要的必备品格和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以此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最终会习得终身素养。
        (二)以理解性学习六个维度为评价工具
理解性学习的六个维度是学习评价体系的基础框架,每个维度的三级评价量规可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层次,教师也可依据评价结果及时判断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以真实、复杂情境为评价载体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形成化学观念的同时对社会、国家、大自然均具备正确的观念。学生成长需要的知识不是线性的,而是需要形成一张知识网,所以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独立的,是与其它学科乃至社会形成整体。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历史、社会时事等有机结合,全方位考察学习知识迁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
        二、学习评价的特征
        (一)指向性
        学习评价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需要与教学目标目的一致,在依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每课时需要落实的阶段性素养指标,同时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评价可以更加清晰与明确,即评价目标旨在预期学生发生的行为变化。
        (二)全程性
        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应该是过程性的而非结果性。应抓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个节点,注重培养学生在各个维度的全面发展,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全程跟踪,实时评价。
        (三)情境性
        理解性学习评价体系需要以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此情境下提升解决不同层级水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所展现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习方法的应用情况、对化学观念的形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四)多元性
        理解性学习评价体系与纸笔测试不同,此评价体系在评价策略上具有多元性,例如守正与创新、阶段与结果、自评与他评等不同维度的评价方式,从而全方位多途径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



        (五)差异性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智能方向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应针对学生特点设定多维度评价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具备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形成个性化发展空间。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九年级化学学习评价策略
         (一)设计学习评价情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纸笔测试题目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模式已明显不适用于当前的中学化学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将学科内容与基于真实、复杂的情境相融合中去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依据学生的外显行为判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落实情况.学习评价情境是将学生隐性的能力转化为显性行为的载体,需切实突显其重要作用,不能停留在“新瓶装旧酒”层面,成为披着情境外衣的传统题目。单一的情境会固化学生的思维,因此,将学习评价情境分为六类,分别是:化学观念情境、生活问题情境、人文历史情境、社会时事情境、绿色环保情境、复杂问题情境。
        (二)明确基本问题的提炼,构建学习评价体系
         要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师需要转变思想,从日复一日知识再现的浅层学习进入到深入探究与思考,能够提炼出单元的基本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背后的知识,将学习的事物联系起来。基本问题是指从基础课程内容抽象出的更上位、更深邃、更具迁移性的问题,突破思维桎梏,对学生产生更持久更深远的影响。单元基本问题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不断启迪学生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走进化学世界》这一单元时,教师应明确这一单元的基本问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化学能让学生认识并改变“变化”。本单元是学生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第一印象极有可能决定着未来学习化学的态度。教师还应构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目标:首先,通过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能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和具备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提炼学习情境素材,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探索化学世界的奥妙、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站在更高的定位讲好“化学第一课”。
        (三)融入情境性问题的教学活动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基本问题为依托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并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评价目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设计具有复杂情境内容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诊断学生的知识盲点,又可以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例如:在教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元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对本单元教学环节重新设定,帮助学生建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系统学习元素与化合物,提升学生对知识的价值与科技的力量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设置烧炭可以引发中毒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其原因。当学生有不同猜测时,与学生一同分析其原因,引出一氧化碳物质。因为学生学习过二氧化碳相关知识,对二者的化学式有直观认识,教师通过化学式书写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结构的不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对当今时代的学生已经不适用,教师需要突破常规、突破瓶颈,寻找到学生与考试之间的平衡点,积极转变教学刚发,运用学习性评价模式,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胡尧玉.分析与把握中学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J].化学探索,2016(25):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