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杨小敏
[导读] 数学这一学科的紧密性、抽象性是非常强的,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导致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性的出现困难。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中第一小学   杨小敏 163000

摘要:数学这一学科的紧密性、抽象性是非常强的,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导致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性的出现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这一方式引入进来,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保障学生数学学习的最终成效。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思维导图的实践运用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研究
        引言: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理解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优化数学课堂,将学生大脑的放射性思考具体化,改善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理清知识体系。
        一、小学数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采取以图导学教学方法,能够构建出更为直观的数学教学课堂,让数学知识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这是因为思维导图能够将枯燥、僵化的知识转化的更加具体、形象,便于小学生的理解与吸收。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方法,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趣味的数学课堂中学习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另外,以图导学教学法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快速的运用公式探索数学知识,实现了全方位的兴趣培养目标,消除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的抵触以及恐惧心理,从而主动探索新奇的数学知识,为小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联系实际,科学选择
        面对现阶段的教学而言,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发生。当学生在学习抽象、复杂的知识点时教师的这种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就不适合了,这就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了解进而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长时间这样学习,学生会对枯燥的知识点产生厌烦的心理,慢慢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为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抽象的概念知识讲解时,就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对讲授内容进行分层,面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相关的思维导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思维导图中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和简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也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2.多样的思维导图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多样化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并不是都会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理解会对学生学习造成反作用甚至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反复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持续输出,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思维导图的运用是十分失败的教学案例,还有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就是我们对学生输入的思维导图的知识是混乱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会非常迷茫且无章法,无法体现知识的条理性,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规范没有完全养成,学习没有章法的知识会给他们造成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进而会对学习思维导图产生抗拒。
比如:我们可以在最初级的模型下进行思维导图设计,初级的线条与图像可以对问题进行更好的导引,然后逐步对思维导图的设计进行深化,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模式形成敏感力,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对学生的基础教学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持续学习的能力。
        3.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不但要符合教学目标,同时也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做好引导,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的同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合理地运用一些有趣的图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三角形和直线相结合的思维导图,依据这种图像以及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和探究。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思维导图,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提升。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要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兰兰. 基于思维导图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 2019, 626(03): 162-162.
[2]宋建英.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09): 17-17.
[3]杨建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措施探讨[J]. 成功:中下, 2018(14): 239-239.
[4]雷敏, 程翠萍, 蔡娟娥.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魅力中国, 2015, 000(004): 255-255.
[5]冉红宇.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才智, 2017(27): 209-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