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李自平
[导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为了追求学生考试的高分化,而轻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而是要从学科素养的方面,对学生实施全面、系统、整体的教学指导,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深度分析和思考探究的积极性,让高中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历史学科的多元知识,收获实质意义上的历史教学高效率。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阳逻校区  李自平  431400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为了追求学生考试的高分化,而轻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而是要从学科素养的方面,对学生实施全面、系统、整体的教学指导,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深度分析和思考探究的积极性,让高中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历史学科的多元知识,收获实质意义上的历史教学高效率。以下就是笔者的部分粗浅分析,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学科素养
       何谓“素养”?通过查阅网络释义,可知它是指一个人平时的修养,而“学科素养”则是基于某种学科的特殊修养或者是能力品质等,结合高中历史学科来看,则主要体现为历史学科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态度、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优秀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等,以下本文就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谈一谈如何实施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培养,希望可以给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设计合作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历史学习主动意识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高中生在经历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后,其知识储备和生活的经验都达到了自我认为“饱和”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中生开始出现叛逆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可以做到,其年轻气盛的心理和行为一览无余。基于此,笔者认为,心浮气躁的普遍心理,并不是当代青少年应当具备了品质和修养,也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理念相悖,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相互看到对方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然后查漏补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生之间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更加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的浮躁心理就会逐渐削减,从而达到学科素养教学指导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指导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结合为自主合作学习的小组,分别去探讨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实施的差异性政治制度,如从商周时期开始,经历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宋元明清时期,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各个朝代背景下君主都实施了哪些领土扩张政策,以及巩固王权的政策和经济、外交政策等,就此,激发学生思考、提取、归纳和汇总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相互分析,集思广益和唇枪舌剑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他人身上查漏补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结合历史史料,培养学生辩证历史分析观
        对待历史事件,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总体来说,要有一个辩证分析的态度和意识,这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关键内容。唯有辩证的逻辑思维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可以揭示历史学习的本质,也才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历史演变和发展的规律,让广大的高中生形成初步的、独立的判断能力。故而,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这一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比如,在教学指导“戊戌变法”这方面的知识时,教材中仅仅给出了一个大致的历史演变的框架,如从“康梁二人的‘公车上书’”到“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再到“皇帝被软禁”以及“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等,而具体到个人,则很少有介绍。以致有很多的学生在学完历史教材的知识后,对历史人物产生了某些偏见,比如,以“康有为”为例,教材中言及他与弟子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请求皇帝同意变法的主张,旨在富国强兵,从这一角度来看,康有为就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但通过结合其他历史史料来看,也有一些人认为康有为是一个骗子,比如,他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之后,第一时间就急匆匆地逃离到了国外,而留下了自己的弟弟来代替受过,另外,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康有为还用心扶持“溥仪复辟”,与全天下的“共和”呼声对峙,晚年又被暴露出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所以,这些问题足以令学生对一个历史人物有另一层面的深度看法。
        三、创新教学指导方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观念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从不缺少朝代的更替,而无论是旧朝的没落还是新朝的初定,都可以看出每个人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和民族的看法,就此则可以引申出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新、多元和趣味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和归纳,感悟伟大的爱国情感。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某一整册的历史教材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本册书中的哪些知识点你可以看出爱国情感?”,或者是,每节历史课,都邀请一位学生分享一个爱国的故事,更或者是在课上播放爱国主义的教育短片,就此也可以达到渗透家国情怀和民族观念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要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促进青少年综合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几点教学实施的对策,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晓燕.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以“人生的选择——中山先生的家国情怀”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
[2]邓正莲.试论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
[3]耿怀存,刘伟娣.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