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广附实验学校 焦丹露 510725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指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境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未能完全落实。本文通过分析化学教学实验开展的现状并探究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 初中 化学实验 现状 改进
一、初中化学实验开展现状
1、实验教学地位未得到重视
在初中阶段,化学学时只有一年的时间。在较多地区学校尤其是县级学校,初中化学教师较少、化学实验教学设备配置不齐全、化学实验室不合规范、教室内多媒体设备良莠不齐等因素制约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个别学校没有专门化学实验员,化学教师在授课同时还要承担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导致实验教学内容准备不够充足,缺少相应的教学内容[ ]。就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于实验在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对实验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启迪学生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认识方面还不够深刻,实验教学的功能被弱化[ ]。
2、基础实验实施率较低
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主要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单元实验活动以及课外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稳定性不高、不环保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不少教师持有实验教学活动浪费时间的观念,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口头介绍实验过程和现象,完全忽视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使得化学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现象、实验结论的理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给学生留下化学“死记硬背”的印象。
3、实验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对于课堂演示实验的做法,主要采用“讲述-实验-结论”三段式教学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课本上大多实验是“验证性”的,这类实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已经可以知道实验现象,所以单纯的课堂演示实验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也是十分有限的。
4、实验效果差强人意
目前大多数学校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每间教室容纳约40-50名学生,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的实验在试管或烧杯中进行,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实验现象。如课本上的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分子不断运动以及溶解性探究等 “不明显”的实验内容,后排同学是很难准确捕捉到实验现象的。同时,化学实验的观察对于实验速率是“快”还是“慢”;反应物的物理状态如颜色、状态的改变;生成物是沉淀还是气体等现象都有明确的要求,需要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来表述。由于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教室内多媒体设备陈旧等因素,无法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化学实验教学优化手段
1、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知识不断完善的动力源泉.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科学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举措[ ]。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首先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作为化学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实验感知物质的变化,感受化学的魅力。化学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储备,还需要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物质的变化。
2、充分挖掘课堂演示实验
由于课堂演示实验存在诸多局限性,教师需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实验仪器上的改进和调整。如用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用红热的玻璃棒来引燃红磷,但实际过程中,这一操作很难成功,可以在玻璃管下端缠绕一小段铁丝,加热以后用红热的铁丝引燃红磷,效果比单纯用玻璃管更快速也更明显。
针对课本上的“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以以这些实验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能够带着一种科学研究的意识来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引用一些更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实验的有效性进行提升,由于一些演示实验的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实验展示出来,如视频播放、flash动画、AR技术等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
3、重视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多种能力,包含实验观察能力.上手操作能力、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最终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探索、思考的能力等等[ ]。但实际结果看来,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省市即将把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范围内,这对于学生的实验技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因此在平时,就更要重视平时的学生分组实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首先在课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观看实操视频,自行设计实验报告并进行检查,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充分了解自己要做什么,该如何做。进入实验室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验报告进行操作,尽量以两人为一小组,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走出实验室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验内容对报告进行修改、整理,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总结、反思。
同时在分组实验中,教师也要做好自身的定位,避免对学生管制过多或过少,导致学生对实验产生误解或对实验步骤不明确,使实验活动只是成为了模仿的过程而缺乏自身思考的过程。
4、巧用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在课本上一般以小字内容出现,位置基本在每节内容的最末端,很容易引起学生忽视。对于学生来说,课本上的实验所需仪器、药品较多,装置较为复杂,课后很难自行完成。而课外实验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课外实验使用的物品都是家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如鸡蛋壳、玻璃杯、食醋、玫瑰花、纱布、吸管[ ]……极大提高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用玻璃杯代替集气瓶;用吸管代替导管;用纱布代替滤纸.通过课外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并不是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可以应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
三、结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化学实验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成分。学生通过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观察、分析、模仿、设计等过程,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思维、培养探究能力。实验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学校应大力完善化学基础设施,让学生能够有条件参与到实验中;教师应大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化学、爱化学、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26
[2]唐雅秋.促进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单世乾.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9(11):17-20.
[4]李志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研论丛, 2019(08): 93-94.
[5]娄卫润,刘松林.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J].学周刊,2019(20): 36.
[6]张兴建.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03):165.
[7]魏凌云.“家庭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 2019(S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