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王德玲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不仅可以极大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概括方法与技巧,逐步建立语文学习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在后续语文学科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多元化思考方式。

黑龙江省明水县通达学校  王德玲    15176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不仅可以极大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概括方法与技巧,逐步建立语文学习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在后续语文学科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多元化思考方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策略研究
        一、有效促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学生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环节应全面围绕学生活动进行。学生进入抽象思维活动发展时期,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性特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全面考察学生的基本学情,做到语文阅读教学以学定教。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文内容时,通过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文章段落大意,进而串联文章整体意思,使学生对所学篇目的内容形成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桥》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先介绍文章文体,由此引出小说元素的概念,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文章中的小说元素,然后对应出小说中的人物、环境、情节等内容。进行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根据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带领学生总结文中由各个小说元素连接而成的文章大意,仔细揣摩人物形象,思考环境的描写对于人物塑造有哪些作用,对这类问题进行概括性总结,由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勇于交流发言。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之一就是语言的表达与交际,语言表达是个体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思维活动支撑语言表达的方式与效果。在小学语文概括能力培养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将自己的概括成果进行集体展示,这是对学生以往以听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的挑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与主动性。学生的交流与展示还应注意打破成绩层级限制,对于学习成绩优秀与稍差的学生,有给予充分的课堂展示机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个性化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课上交流活动。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设计为课前交流角,学生围绕某一话题进行概括性叙述表达;或者进行简短的学生互评活动,根据学生之间的语言表达,开展学生之间的简要评价,对他人的评价就是学生自我思维活动并提升自身语言概括表达能力的过程。
         二、不同体裁的概况方法
         通过梳理概括单元语文教材的阅读内容可以发现,教材中要求概括主要内容、掌握文章要点的基本属于记叙、说明类的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主要选择记叙类和说明类的课文作为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载体。
        (一)记叙文的概括方法
        1、段意串联法
        记叙类文本的叙述都具有一定的记叙顺序,一般而言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行文,在概括时可以先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再把段意串联起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教师主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文章内容,带领学生在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总结每部分文本大意。文中的第 1 自然段是事情的开端,即点明时间与地点,主要人物的做事原因,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第 2 自然段是事情的发展阶段,五位英雄痛击敌人;第 3 自然段,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五位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 4-5 自然段是事情发展的高潮,英雄们勇敢地与敌寇浴血反战;第 6-9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尾部分,英雄人物壮烈殉国,敌人也被全部歼灭。概括完各部分的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把段意串联起来,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
        2、题目扩充法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分析好文章题目,对于学生了解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很多记叙文的题目就是凝练的主要事件,这时候就可以用题目扩充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在解释题目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补充——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向谁借箭?学生很容易就能把这些问题补充成功,而后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二)说明文的概括方法
        小学阶段对说明文概括能力的考察偏重说明方面、事物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考察,加上说明文一般具有结构、条理清晰的特点,适合用勾画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概括。这一方法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能力的最简易可行的方法。说明文中常常具有点明主旨或中心思想的词句,即通常所说的“文眼”、“开宗明义”,写作人通过明显的关键句段将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呈现给读者,这样的句段观察与捕捉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概括分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点明文意的重点句子、段落,有的是在文本的开头部分,即“开门见山”;有的是在文本的结尾之处,即“卒章显志”;还有的蕴含于文本的中间部分,需要在阅读中体会感受。不同位置的关键性语句,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大量阅读分析概括的练习中逐渐摸索规律,总结方法。抓住文本内容的关键性、中心性句段,对于概括文章大意、主题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赵州桥》一文中的“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整篇文本的中心语句,总结性概括出了赵州桥的外形特征与重要特点。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如果能准确把握到这关键词句的有效信息与重要意义,就能够顺利概括出本部分,整篇文章的大致意思,也就仅仅抓住了文本概括学习的金钥匙。
        总之,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短几篇文本的理解概括、几节课时的强化训练就能够一蹴而就的,教师教给学生概括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概括方法运用的指导与纠正。在学习了某一种概括方法后可以进行适当的专项练习,以巩固学生对这一方法的掌握。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到的概括方法进行运用。学生在概括实践中不断练习、纠错、反思、总结,才能有所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才能够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鹏.如何开展整体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6.
[2]李明甫.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