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船舶时代航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关业伟
[导读] 高职院校航海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海上船舶驾驶人员,人才培养主要采用在校培养与海上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考取专业各类证书,在海上实习认识航海环境、了解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和建立航海意识等。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业伟  430050

摘要:高职院校航海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海上船舶驾驶人员,人才培养主要采用在校培养与海上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考取专业各类证书,在海上实习认识航海环境、了解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和建立航海意识等。随养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特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放弃了航海愿望,航海后备人才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出现大量流失,航海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创新,探索新的、能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一、智能船舶背景下航海人才需求变化
        智能船舶发展的持续深入以及现代控制系统和自主运输模块的全面应用,行业对于船员的技能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船员将面临不同于当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海员职业的内涵会发生很大改变。在船舶具备自动化流程和辅助决策支持的阶段,船员需掌握航海技术、轮机、电子电气和自动化系统等知识;在船舶实现远程控制仅需少量船员随船实施监控和应急处置的阶段,船员需加强对船舶驾驶和自主航行系统的学习;而在船舶完全实现远程操控进入无人船的发展阶段,船员则需掌握远程操控系统的运维、智能船舶构造原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
        二、航海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航海类院校对学生在海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方面培养不足。航海类专业与其他工科专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半军事化管理,几十年以来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使航海类专业学生养成海员应有的纪律与作风,树立了远大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责任,是培养一个合格航海人才不可缺少的方法与途径。但根据问卷和访谈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新时代半军事化管理的成效减弱,学生反映学院对半军事化管理的力度不足,再加上部分学生本身不愿意上船工作,新时代半军事化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造成学生在校期间未树立良好的就业观,相比较海上工作艰苦环境,更倾向于陆地上相对安稳的职业。
        航海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航海类专业学生对船舶仪器与操纵的理性认识与实践经验是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根据访谈中学生对航行实习的反映,部分学生在航行实习后仍对海员工作没有足够的实践体验,对海员职业没有充分的理性认识,甚至部分学生认为航行实习只是为了混时间,从而满足毕业要求。
        海员职业富有风险性,每时每刻都要面临不同的挑战,所以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每个海员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航海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好专业课,但根据愿意上船工作的同学绩点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部分同学对专业课学习并不上心,认为上船工作就没必要把成绩学好,单单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进取心不足,学风较差。
        一直以来,传统航海类院校为航海类专业制定的培养计划主要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获得海员适任证书;而新时代航运业发展对海员素质和能力各方面要求大大提升,船舶不断智能化,各种先进的技术应用在船舶上已经改变了传统船舶的操纵方式,传统的航海教育模式将难以迎接智能航海的到来。



        三、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改进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的方式不同于理论教学,更加强调学生本身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传统实验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发布实验任务,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分组做实验,这种实验课的模式与理论教学几乎完全一样。实验学习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认真程度,属于放任自流的模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整个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的模式。
        实验指导教师分配学习目标,提出建议性的学习流程,应该是在做实验之前就做好的工作。实验教学大纲需要重新修改完善,尽可能的细化和系统化。以实验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主导顺序,能够让学生自主的走进实验之中,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实验操作的步骤、目的和方法,不需要教师在实验课上再主动授课。
        该模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实验学习的内化作用,重视学生学习领悟的过程,教师通过在线支持式的指导,重点激发实验过程中的讨论和思考,不断的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该模式更加重视实验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教师负责重点评价实验操作的过程,掌握每一次操作失误原因,并给予启发式纠正,用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积分表现评价学习效果,不再用简单的实验报告成绩作为实验质量的评价标准。
        2、加强校内实践
        海上实践对航海技术专业学生认识海上工作环境、了解专业技能实践应用和建立航海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几所高职类航海院校以“三明治”教育方式开展海上实习后纷纷停比了这种教育方式,实践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高职类航海院校由于缺少自己的实习船舶,学生上船实践只能安排到多家船舶公司和多艘船舶上分散实习,这样的实习具有学生比较分散、上下船时间不能统一、缺少教师跟船指导、对实习任务的完成得不到保证、学生思想受航海环境影响较大、学生的船具有一定的危险和学校失去对学生思想的直接引导等特点,实习效果较差,且出现部分学生完成实习后放弃航海愿望。因此,学生实践训练重点应放在校内进行,弱化海上实践。在校内利用航海模拟器、ECDIS和其它航海虚拟设备开发“海上”实践课程,创新校内实践课程设置和安排,以开展校内实践课程的方式营造航海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对航海专业形成止确认识、传授航海知识和技能、激励学习热情和提高航海设备的使用价值等。
        四、结语
        中国是海洋大国、航运大国,也是海员大国。海员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效路径,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航海类专业学生更好地为国家海上安全和航运经济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白军,于佳佳.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3):58-59.
[2]何德涛.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探讨[J].求知导刊,2018,(1):75-75.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面向智能船舶的航海职业教育改革探索》(课题编号:2019GB182)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