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音乐指令打造小学音乐学科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程井娜
[导读]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创造愉快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中心小学   程井娜   251800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创造愉快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应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高效课堂 音乐指令 研究
        引言;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教的最好的是死知识,教师只需“读书”,但效果也最差;最困难的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学法”,即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教学生学最多的知识的方法。因为它必须根据人,地点,时间和条件而有所不同。它从未被修复过。它是对教师水平的全面而全面的调查。它要求我们的老师对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有学问。初级学校音乐教学是音乐学习的启蒙阶段。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尽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为了达到美育和音乐熏陶的目的,我们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在音乐课上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人们享受教育。
        一、活用音乐指令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小学音乐课几乎都是“歌唱课”。基本上有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传统的“梨园”教学演唱,教师唱一句话,学生跟着唱,唱会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础训练——示范演唱——识别乐谱——教学演唱——演唱。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从事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教学、枯燥的嗓音训练、视唱练耳等训练,而对作品的理解完全是老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学生随着成绩的提高而产生厌恶感。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一段时期内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仍然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知识传授技能。在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操作上存在偏差,对教学方法缺乏兴趣,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和行为过于敏感。他们在音乐课上到处设伏,甚至很容易责骂学生,使学生在音乐课上产生压抑感甚至恐惧感。教师的这种反应不利于维护课堂秩序,反而会降低在学生心中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怕老师不利于他们学习。在就学生而言,小学生在听、说等方面的学习能力还很差。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反应不够敏感、注意力不够集中等行为。有的孩子在课堂上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可能导致活动过于频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加强活用音乐指令打造小学音乐学科高效课堂策略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堂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点,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课堂效率
        没有主动性,它的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潜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主动。讲故事、猜灯谜、看图、简单笔画、歌曲表演、看课件、合奏等都是互动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穿插大量的常规互动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穿插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学习。
        2.2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开展情境教学
        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局限于室内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走进自然,欣赏音乐在自然界的存在。例如:在课外郊游中,带领学生在森林里散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潺潺流水,鸟儿高声歌唱。这不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音乐吗?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跟着美妙的自然声音哼唱起来。旋律清新、自然、朴素。他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和生命的美丽。例如:带领学生在公园里散步,风吹动树叶,河水流动,鸟儿在森林里啁啾。这不是大自然演奏的音乐吗?在优美的气氛中,学生们将伴随着大自然神奇的运动而歌唱。他们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生活的美丽。
        2.3采用多媒体、图片、录音等多种教学手段
        小学生没有什么经验和经验。为了让他们真正理解歌曲,必须运用视觉和听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根据儿童形象思维特点,通过生动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等形式,帮助他们理解歌曲。在《绿叶》这首歌曲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灿烂的阳光、翠绿的树木、幽暗的小屋、远处的牌坊、田野、河流、鲜花。配合背景音乐,调动学生的思维、视觉和听觉。此时,画面再配合原歌词制作一个简单的MTV供学生欣赏。看着美丽的图画,听着甜美的歌声,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对歌曲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感受到歌曲的情感,并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习中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唱歌。
        2.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要意识到师生的双向关系,积极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共同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建议。教师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指出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提问,尊重学生的发言,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了解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分析学生的意见,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所需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知识,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从而使音乐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郑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03):163.
[2]孔怡.如何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J].新课程:小学,2010(06):130.
[3]张淼.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人间,2015(1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