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互动,触发“对话”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沈蓓
[导读] 《3ー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还应通过多种方法和策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角色扮演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沈蓓

【摘要】《3ー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还应通过多种方法和策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角色扮演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幼儿家庭游戏是幼儿园发展最具特色的,也是深受孩子喜爱的一种角色游戏形式。但怎样才能使游戏游戏真正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而且在游戏中发展语言技能,游戏过程中有序和现实意义呢?接下来,笔者探讨以小班娃娃家的观察案例做探讨,尝试以幼儿喜欢的角色游戏“娃娃家”为载体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娃娃家;语言表达
        一、初入娃娃家
        小班幼儿刚刚接触集体生活时,在游戏中通常都是各玩各的,没有交流的意识,经常会出现争抢同一件玩具的现象。出现此类情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班幼儿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不知道怎么去协商、怎么沟通才能避免争抢问题的发生。因此,可以从“娃娃家”游戏中发现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困境,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此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能。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1. 在幼儿娃娃家游戏时,观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并进行记录。
        2. 结合相关专业知识资料和资深教师的意见,客观的分析真实案例中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3. 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实用的策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研究对象
        小三班35名幼儿
        (三)研究方法
        照片记录法、镜头描述记录法、案例分析法
        (四)事件描述
        镜头一
        在一次区域活动时,性格内向文静的若初在“娃娃家”玩,她在桌子上用厨房玩具——煤气灶来“做饭”,圆圆在同一张桌子上用塑料刀切蛋糕,两人在游戏时没有交流和合作,只是简单的摆弄着现成的游戏材料。玩了一会后,有些男孩子性格的圆圆耐不住了,走到若初旁边打算一些玩,便看似自言自语的说道“我很会做饭的”,可惜若初并没有想让圆圆加入的意思,而是一如既往的默默独自游戏。
镜头二
        一个在娃娃屋里的男孩。这次没想到豆豆和王慕杭俩人在娃娃家玩的不亦乐乎。王慕杭抱来了一个洋娃娃,对着豆豆说“娃娃饿了,我们做点好吃的给她吧!”豆豆一口答应“好!”于是豆豆在“小厨房”内忙活了起来,一会切菜、一会煮汤,没过多久给娃娃吃的饭菜就做好了。“王慕杭,我们来喂她吧。”王慕杭立马跑来,俩人配合默契,豆豆把菜递给王慕杭,王慕杭再把菜送到娃娃的嘴里。
        镜头三
        小团和辰辰在娃娃家中玩,小团用塑料刀正在切胡萝卜,悦悦走到他们俩面前, 一把拿过小团正在用的刀,小团看向我没有说话,悦悦拿起小刀开始切蛋糕。辰辰看见,跟悦悦说: “悦悦,这把刀我们要用”。”悦悦看了眼桌上的蛋糕,对他们说:“只有这把小刀能切蛋糕,我用完了给你们。”小团只好去找其他的小刀,但是其他的刀都被拿走了,只好眼看着悦悦把蛋糕切完。



        三、观察分析
        通过对这三次事件的观察发现,不同的幼儿在“娃娃家”中语言表达的情况也有所差异。有呈现独自游戏不言语的、有渴望与同伴沟通交流的、有表现出积极互动的、有产生争执的,也出现了在争执之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因为娃娃家的玩具材料竞争十分普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矛盾扩大,游戏就不能正常进行。
        四、策略导引
        针对镜头一、二、三中孩子在娃娃家活动中语言表达的现状,教师应采取何种策略来支持、引导孩子,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1.提供“共享式”游戏材料和工具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为幼儿构建不同的“娃娃家”角色游戏,在游戏材料和工具上有一定数量的共享。当然,这种语言可以被说出来,也可以被肢体语言所支持,比如眼神交流,微笑,或者更明显的手势。这样共享游戏材料的过程,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友情,增强团队协作、交流互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鼓励幼儿敢于表达
        在娃娃家游戏前,幼儿应该充分了解游戏角色、材料、玩法等,并与同伴共同讨论游戏的内容并制定游戏规则。教师在与同学达成协议后,可继续鼓励孩子谈论游戏中需要做的事情,引导孩子有目的地玩游戏,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语言与同伴互动,推动游戏向前发展。教师的榜样示范以及适时地介入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信心,拥有与人语言交流的勇气。
        (二)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1.敢于放手,重在观察。
        在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重观察,不去做无谓的引导,让孩子们能自己玩,自己进行交往,强调尊重幼儿“没有规矩”的自主性。但是教师也要意识到在游戏时作为观察者,并不代表对幼儿一味的“放养”,在观察的过程中,要给幼儿充足的自由,但也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和介入。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游戏,促进幼儿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帮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勇气。
        2.理解不同个性的孩子
        《学前心理学》中说到:“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一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 给幼儿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于他气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要表现出充分的理解。考虑一个更具战略性的方法。”是啊, 就像对待案例中的刘若初和小团一样,首先要 理解、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行为,保留他们原本的个性,能使他们更加真实的进行同伴交往;其次就是要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什么是礼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孩子们在发展礼貌、规则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隐性示范,学说角色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但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词汇量很少,语句也缺乏连贯性。在娃娃家中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目前语言表达的问题,以朋友或游戏伙伴的方式,自然的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为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可以以“做客”的方式进入游戏,并合理的运用“您好,我可以进来做客吗?”,“请给我倒杯水。”,“谢谢”,“请问有什么吃的?以及其他礼貌语言,不知不觉地为孩子树立了文明语言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2年9月。
【2】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