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具对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培养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上   作者:刘思雨
[导读] 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理念和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刘思雨   213161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理念和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现阶段,各阶段教育都从传统单一知识传授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的初级阶段,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思维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任,是践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也越来越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更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学科,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找到打开抽象思维大门的钥匙尤为重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了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
关键字:学具;小学数学;抽象思维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集实践性、逻辑性、思维性为一体的学科,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而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注意力难集中、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学具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辅助材料,教具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既是对新课标中“让学生动手动脑”理念的体现,又能够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具的使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长远角度看,学习兴趣的培养比知识传授更具为重要和有意义。在兴趣驱动下的学习才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真正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枯燥讲解的教学模式,教具的使用,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新鲜和有趣,这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极大的意义,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知识探索。
       (二)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实践,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数学元素,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常态化,进而培养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才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而教具的使用,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简单的,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这就是教具的简单应用,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却是意义深远的。
        (三)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在教具的辅助下,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式的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1]。



        三、教具的价值如何在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中充分体现
        (一)借助教具,架起抽象和具体之间的桥梁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的指导和引导。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缺乏,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深刻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形象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概念和具体感念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图形的概念在之前学生已经有所了解。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是为了扩展图形的种类,帮助学生建立起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明确“面”和“体”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准备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些图形的教具,先进行平面图形的观察。引导学生找到不同图形的特点,有的学生会说,正方形是直的,圆是弯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以鼓励为主,并对学生回答做好补充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图形的感性认识,这是“抽象-具体”的建立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出现的平面图形还有哪些,这个过程是引导学生将具体实物抽象化在具体化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对于“面”和“体”关系的讲解,教师依然可以利用教具,比如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教具的使用,帮助学生提高感官认识,从而在脑海中建立起对图形的抽象概念,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加了课堂学生的趣味性,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2]。
       (二)借助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思维能力提升
        数学知识不是单一存在的,更应该是融入生活中的,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教具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时、分、秒》为例,这节教学内容是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时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营造课堂氛围。再利用时钟作为课堂辅助教具,帮助学生认识时钟,秒针、分针、时针都代表什么意思,时钟上每一小格所表达的意思。接下来,有条件的可以为每一名同学发一个时钟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如,教师随便说一个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出正确的位置.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时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核心素养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的优势,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官认识到形式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佃云.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5):163.
[2]孙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使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0(004):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