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1期   作者:林少强
[导读] 自学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立足于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运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自学兴趣,需要教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自学指导。自学能力的形成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林少强    广西岑溪市糯垌镇平坡小学  543200
【摘要】自学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立足于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运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自学兴趣,需要教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自学指导。自学能力的形成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素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27-01

        善于学习的学生会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轻松而且事半功倍,不会自学的学生往往让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并且常常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实行新课程改革来重要的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充分利用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自我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是围绕着思维思考能力为核心的多因素的一种综合能力。数学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自我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开展,把培养学生数学自我学习能力放在首位,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学能力。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也就是指自学的能力,自学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发掘的过程,所以这种能力最好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培养小学生自学的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奠定独立思考的思维,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教师要丢弃老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策略
        (一)采用趣味教学,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趣味教学就打破了旧时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俸验,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就会积极深入思考,这样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例如,在教学第十一册《利息计算》时,我就对学生说:“上课之前,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私人秘密,不过,大家得答应帮我一个忙,怎样?”由于要讲的是关于老师的秘密,学生们兴致盎然,不假思索地回答:“好!”接着,我又说:“我在银行存下1000元整整2年了,年利率是2. 4070,利息税按利息的20%缴纳,下班后我就把本金和税后利息都取回。请大家帮我算一算,我应取回多少钱?”顿时,课堂就热闹起来。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学生们就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自觉地翻开书本学习利息计算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理论,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知的情景
        数学自主能力的培养,应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自主探究的信心,消除学生的疑难杂问,让学生具备充足的动力参与到生活问题互动中,教师可衔接数学的生活情境,创设出学生感到熟悉的场景,这时候学生已经逐步地走进了数学的情境视域中,可将数学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通过生活案例获得多层次的思维感触,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引发系列的数学猜想,此时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数学的互动。


在讲“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学生面对小数还感到较为陌生,此时教师通过视频的形式导入跨年的倒计时钟声,这时候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的感知去了解小数这个概念,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层面会应用到小数?学生顿时都很感兴趣,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让学生感受小数的实际应用,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学生通俗易懂。
        (三)做学生自学的领路人,把自学的方法传给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充分把握刺激学生心理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一节我都把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这节课几个知识点,要学会什么,例如我在讲对称这节课时,我就提出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并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这样学习起来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再就是在自学过程中要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的目的就是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对主要的知识点精读、细读,读的过程中,先把会的放一边,把不会的记下来,自学完后,再重点分析、研究,实在弄不懂的到上课时认真听教师和同学讲解。这样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把大块的学习内容压缩成小块,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学习习惯。
        (四)加强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的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当今教育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师在设置小组时需要合理地安排小组内学生的个人情况,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带动和影响。在小组教学的方式下,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奖惩制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之间的协作意识。例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用具,体现出角不同角度的度量方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布置小组之间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理解出的角度的度量。小组的教学方法可以让生生之间产生共鸣和影响,要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去带动没有养成习惯的学生,这样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还可以加强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的力必要条件。
        指导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1,咬文嚼字:数学是一门严谨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语言简练、严密、准确、抽象。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反复咀嚼、推敲,认真分析,仔细甄别,方能领会其内涵。如:分数的意义,把“单位l”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这里就要教会学生“咬文嚼字”,理解什么是“单位1”,“平均分”,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2,相互转化:数学语言包含有通常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表。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必须重视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和互译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画出图表的能力,根据图形写出结论的能力,用符号表述定义、法则、性质等能力。如:圆的直径的理解(通过圆心并且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借助图形,及字母表示,清晰易懂。3,读懂题外之意:数学语言精练、严密,隐含有丰富的“题外之意”,在阅读时要琢磨琢磨,切磋切磋,领会题外之旨。
        总之,自学能力的形成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自觉学习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周艾琦.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01期.
[2]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J].岳增光.好家长2018年A1期.
[3]谢正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