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小学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1期   作者:卢汉盛
[导读] 长期以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获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改变,就需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予以创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针对相关问题不断地深入研究,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对于生成资源要合理利用,将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体系构建起来,使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达到教学目标。

卢汉盛    广西岑溪市糯垌镇古兰小学  543200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获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改变,就需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予以创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针对相关问题不断地深入研究,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对于生成资源要合理利用,将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体系构建起来,使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构建 ;动态生成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73-02

        动态生成的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有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意义,让教师能够跳出教材的约束,不只是跟随,还参与开发、创造,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同时也促进了师生的互动共通,从而开启自由、宽松、灵感汇聚的课堂模式。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动态生成资源,全方位把握动态生成机遇,将未知、意外因素转化成教学的活力源头。
        一、充分预设,创建弹性开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引线,主导着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学目标的预设,对于制作教学计划,分配教学时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计划不是毫无根据地武断判定,是以动态生成意识为前提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预设,要有充分的弹性空间。要充分了解学情,合理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差异程度,不要强行对每一位学生规定相同的学习目标,而是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发挥空间,最后在胸有成竹的计划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轻松参与。例如,在六年级《圆柱的体积》学习中,对于较复杂难掌握的知识环节,教学目标预设也放宽了许多。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距,预设了双重教学目标:基础好,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理解熟知的学生,指导其加深印象,深度探索公式形成原因;基础弱,不能掌握计算公式的学生,则鼓励其复习圆、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过程,并熟悉圆柱体的组成定义。在教学中,果然出现了知识掌握层次分化的情况,教师按照开放性预设,顺利完成了应对引导。
        二、凸显小学数学课堂生命活力的策略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下,学生不再惧怕教师、不再害怕出错,而是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中新知的生成量增多,课堂容量在活跃的氛围中变得更加愉悦积极。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秉承以下教学原则,以促进活力课堂的构建。首先,教师要秉承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的原则,相信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潜力、尊重学生对问题阐述的不同看法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发表的观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更要秉承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并通过细心的指导和启发,纠正学生的不足。例如,在《分数的除法》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一些情境中的单位“1”认识不足,并且出现找错相应单位“1”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认识到单位1这部分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相对抽象。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和直观图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例如,在情境“某试验田中,棉花地面积占所有试验田总面积的2/5”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呈现,利用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从而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善于说,从而凸显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其次,小学教师在语言的表述上,应当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从而让小学生在教师具有亲和力的方式下开展学习活动。由以上民主高效师生关系的营造,帮会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点燃热情、提升动能,进一步强化活力课堂的构建。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非常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越强,兴趣越浓,那么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抓住低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出一套适用的、效果显著的趣味性教学方式。
        设计一个良好的、适当的情境和问题是激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很重,如果能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情境并在其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他们积极思维,发表他们各自独特的见解,则一定能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勇气得到较大程度上的增强提升。老师要注重把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讲授教材中的知识原理。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强调对于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比如,小学数学一个最为主要的题型就是所谓的“应用题”,在给学生们讲解应用题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在那道题的情境之中,把数学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关联到一起。这样,抽象的数学问题就会被具体化和形象化了。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外也能培养数学思维的思考能力,养成数学式思考的良好习惯。这种对生活中实际数学问题的发现和挖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今后日常生活中思维习惯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和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带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研究数学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必须选择合理的生活情境用来展现数学问题,在课前预习时安排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在课后,也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就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就能被培养出来了。
        (三)因势利导,巧妙纠错
        在数学学习中,学习效果往往取决于各人不同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独特性,不厌出错,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发散自己的思维个性。小学生难免有粗心大意的毛病,同时理解思路也容易迸发出奇特的路径,教师对于学生的出错不但要给予宽容和激励,还要从这些出错的小插曲中提炼出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对学生们形成启示,让学生一面重塑理解,一面保留个性思维。例如,在三年级混合运算的应用题练习时,题目为:某商店有20套两个杯子的茶具,25套三个杯子的茶具,问商店里总共有多少个杯子?学生们几乎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2×20+3×25,却有学生错误地列为:(20+25)×2. 学生们一致认为第二个算式错得很离谱,出错的学生解释到:原来计算的时候脑子里把所有茶具都想成两个杯子了。教师却从出错学生的思维中看到了独特性,于是鼓励学生顺着自己原本的思维重新列算式,那他也十分轻松地列出了(20+25)×2+25的正确答案。教师高度赞许了出错学生的特别思路,而其他学生也从中得到启发,掀起思维高潮,调动起了意向思维。
        综上所述,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课堂学习是重要活动。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维护好原生态生成课堂,就需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课堂作为一种生态环境,在小学教学中就要对生成情况予以关注,详细分析,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艳.利用动态生成资源  盘活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109.
[2]杨立国.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课堂生命活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