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下的有效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1期   作者:于军
[导读]

于军  威海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01-02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教学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教;学生的学,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学;课堂的评,是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评”。一切的出发点都指向“教学目标”。
        如何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下面就以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为例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这个问题。
        一、明确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课程标准和相关教育文件以及学生背景,将第6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2.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愿意用它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二、规划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教学目标1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解读:
        (1)目标中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国家情怀”直接指向本课三个话题: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三个话题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相对应的。
        (2)目标中“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向三个话题所选取的具体内容:
        在个人修养方面所选取的具体内容是: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懂得求新、好学善学等修养。
        在社会关爱方面所选取的具体内容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立己达人、民胞物与等仁爱精神。
        在家国情怀方面所选取的具体内容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爱国情怀。这一目标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指向课本的主要知识内容,需要我们纵览全文,深挖细研,整体把握,才能梳理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3)目标中关键词“举例说出”,这里可以直接举出课本中的故事、格言等在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具体表现。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整个目标1属于知识性的目标,指向课本的主要知识内容,需要我们纵览全文,深挖细研,整体把握,梳理出本课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中华传统美德都有哪些,还要能够举出相应的例子,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导语,结合“阅读角”“活动园”的故事和格言来学习中华美德在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中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格。
        课本的导语部分明确的指出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通过故事感知“有志者事竟成”。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资料补充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活动园总结——评价提升,学生借助活动园 格言与大意的连线练习,评价学生对格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拓展学生对传统美德格言的认知。
        活动园拓展——提升理解:比较下面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借助比较学生理解了爱国情怀在读书人心中的表现,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及他们的语言美感,激发了学生深深地爱过情怀。
        3.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
        这一教学目标的评价穿插在对故事、格言的交流理解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点拨学生的理解、感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故事、格言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情况。也可以才采取课后问答或课后测评形式进行评价。
        (二)基于教学目标2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2的解读:
        “能举出生活中……的事例”“体会……联系”,是这一目标的关键词,这一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能力目标。
        通过这一目标我们能够看出,目标要求我们通过现实中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体会传统美德与生活的联系。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比比皆是,但能够触发学生认知、情感兴奋点的那件事应该是学生熟悉,且感受深刻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矛盾点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索和体验。
        因此这一教学环节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真实情景的创设和体验,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心灵,结合生活拓展,体验传统美德带来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在生活践行传统美德的意愿。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们就以“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一节为例,探讨基于目标2的教学设计。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一课中,把仁爱精神分为人对人、人对社会、人对自然的爱,让学生学会用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
        这一课一开始我就从学生身边小事入手,制造矛盾点,让学生在交流探讨、表演体验、总结升华的过程中理解“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理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摩擦,增进和睦。
        【教学案例展示】
        视频:一位同学抱着全班同学的作业本,急匆匆地向老师办公室跑。另外一位同学逆行猛跑,结果在楼梯拐角的地方两位同学发生了碰撞,作业本撒了一地,但是并没有伤及身体。
        引导:以你的生活经验来看,这两位同学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学生通过讨论,可能会有两种角度的回答——“争吵”“宽容”
        然后通过小组表演,体验两种不同解决问题方式的过程,总结产生这两种不同方式的原因和结果。
        “争吵”是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对他人严格要求,把事情的过错都推给对方,对自己的要求宽松,更多地计较、追究别人的过错,忽视自己的不当言行而造成的。
        结果:心情郁闷,不欢而散,甚至产生矛盾。
        “宽容”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表现出了对他人的宽容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注重自己的不当言行给别人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而表示歉意,一句对不起,就能很好的消除的双方的矛盾和不快。
        结果:心情欢快,互生感恩,友好相处。
        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处事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体现了对他人的宽厚、仁慈与爱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宽容之心”,是儒家仁爱思想的重要表现。以“宽容之心”与人相处,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和谐、融洽。
        这里可以继续探究学生生活中的事情。如果你运用了宽容的态度去处理,你们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了。小组交流一下。让传统美德扎扎实实的走进学生生活,提升学生的认知、实践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3、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评价设计
        这一环节的教学评价既要有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也要有拓展认识的综合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情境的两种态度——“争吵”和“宽容”即为评价结果,学生通过对两种态度产生的原因的探讨,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可以评价学生对“宽容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和谐、融洽”这一主题的认识。评价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最后设计一个“综合评价”说一说你生活中哪一件事如果你运用了宽容的态度去处理,你们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了。结合学生交流,评价学生对宽容待人的理解。
        学以致用,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处理学生问题时可以时刻提醒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句对不起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将课堂评价延伸到生活中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体验,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很自然地进入学习和探索的状态,激发他们内在动力和生命体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情感认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升华为道德品质,践行与生活的点滴。
        (三)针对教学目标3的教学设计
        1.解读教学目标3
        这一目标的关键词是“体会”和“愿意”,从这两个词来看,目标3是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设计的,所以这一目标的达成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学习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无论是目标1还是目标2都涉及到对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意蕴的理解和体会,学生通过“阅读角”故事和格言的阅读理解,结合生活中情景的创设和体验,案例分析拓展,加深学生对格言意蕴的理解,在感悟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人格的认同,激发学生愿意以传统美德格言来指引自己的生活的意愿。
        【教学案例展示】
        阅读故事《将心比心》,思考: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能够明白,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加在别人身上。这就是出自孔子的《论语》中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格言的内涵。
        接着通过“活动园”的拓展交流,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更加深刻,交流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岂不别人,我不愿意别人谈论我的隐私,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我不愿意别人给我起外号,我也不不给别人起外号等等,孩子没一古脑的把自己的心意说出来了,同时也是对他们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看到他们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充分展现出孩子们愿意用传统美德格言来指引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
        3、目标引领下的教学评价设计
        这一教学目标的评价,既要了解学生对格言的记忆,又要知道学生对格言内涵的理解,还要通过学生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情感态度来评价学生践行格言态度是否积极诚恳,从而达到知、情、行的道德教育整合。
        积极引领,多种形式的教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愿望——愿意用传统美德的格言引领自己的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