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少数民族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9期   作者:潘彦红
[导读] 语文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热爱我们的语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   潘彦红

[摘要]语文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热爱我们的语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就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科学的指导思想及当下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谈谈在新课标模式下用常规教学策略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素养    教学策略之听、说、读、写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而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当前我们西藏正在实现跨越式的教育改革,汉语文做为新课标下的首要改革课程,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都有基本要求。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于学习,踏实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方法,又是构成整体语文能力的四大方面。因此,在新课标模式下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的应对策略就是这四点了。其中,听、说主要对应语言,读、写主要对应文字。让学生会倾听、会说话、会阅读、会写作这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二、语文素养之“听”“说”“读”“写”能力
        1、语文素养之“听”的能力培养
        从古至今,语文学科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重读写而轻视听的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只有做到了聚精会神学生才会听清楚、听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当然“听”不只是局限于上课时的专心听讲,它还包括听写生字、词语,听老师范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养成学生的习惯,培养倾听能力。特别是在听老师范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边听边模仿,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的朗诵能力.学生如何做到专心致志地去听呢?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时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进行趣味性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觉地倾听。
        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在班里开展各种各样兴趣活动,比如听故事、听乐曲等,都可以带动学生认真倾听,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学习任务。
        2、语文素养之“说”的能力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要关注的是,让我所培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


”因而,教师更要培养学生大胆表达意见,表述自已看法的能力,当学生听懂了老师所提出的要求和传授的知识后,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当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训练要求也不尽相同,可根据他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及能力上划分,从训练学生用一两句完整的话来表述自己的意思到能用一段比较通顺的话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慢慢就要求学生把自己学过的修辞手法也运用到自己所要说的语句中去。
因此在整个的汉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鼓励学生大胆而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少数民族学生应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学生,让学生勇于发言,敢于发言。激发学生愿意表达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开展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生既提高了说话能力,又从汉语文学习中找到了乐趣。
        3、语文素养之“读”的能力培养
        “读”在汉语文教学过程中既是“听”的延续,又是“说”的基础,还是“写”的根本。教育学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亦是如此,学生只有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更应多读书,所谓“见多识广”正是这个道理。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制订阅读计划,并适时地开展读书笔记活动,让学生谈对阅读内容的感受。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习惯,并渐渐地在阅读中得到了无限的乐趣,书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读也不是只为读而读,更重要的是在读中培养兴趣,这才是教师常规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方法。
        4、语文素养之“写”的能力培养
        当语文素养之“听”“说”“读”都成为学生良好习惯时,那么“写”就不成任何问题了。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写”一直是一个最难破解的问题,因为很多学生一拿起笔来写就会觉得不知如何下笔甚至于无从写起.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应对的教学策略就是鼓励并告诉学生写作的技巧——理清自己的思路,确定好自己要写的主题,再把自己想说的用最真实的情感、准确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方式写下来,写完后再反复读,断地修改、完善,这样写作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
        语文素养与文学鉴赏相比,语文素养是主要的.语文这一工具掌握得不好,人文性的理想目标难以实现,人文性对工具性又有导引作用,如果说工具性是雪中送炭,那么,人文性就是锦上添花了。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学得口头语言机会很多,因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当着重帮助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增强语感,再学一点古代汉语。在一定的人文氛围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处,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么,人文精神就在其中了。
        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改进,少数民族学生在语文素养中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明显提高,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等也会有明显的发展。为学好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