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作者: 黄双
[导读]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各高中课程的重点内容。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第六中学  黄双424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各高中课程的重点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中增加课堂讨论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对理论上课堂讨论教学模式进行浅析,再对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方式中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讨论;课堂教学
        最近几年,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问题成为学校与教师之间热议的话题,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老师作为辅助主体等观念,成为学校与老师的共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引导下,传统课堂方式的转变也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如在教学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变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既能实现基础教学的目标,也能实现综合培养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一、课堂讨论模式的内涵
       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作为议题式教学成为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中.因其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以及培养学习能力与技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受到了学生与老师的好评。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其最核心的特征在于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沟通,相互辩论,最终得出结论,而非是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进行学习。
        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中,议题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与能力效果最为显著,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和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之上,对其中核心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采取共同讨论、相互辩论的形式进行解决。一方面能够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
        议题式教学作为新课标理念实现的重要环节,对高中生全面综合能力与技能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课堂讨论方式的实效发挥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实际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将课堂讨论融入传统教学方式中,发挥其普适性作用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与学校,特别是高中教学中,受现有升学体制的影响仍坚持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其次,在课堂讨论方式引入到日常教学中时,除少数优秀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仍然保持沉默,课堂秩序容易混乱,学生常讨论与课题无关的内容。最后,在课堂讨论之后,老师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总结与评价。
         以上问题直接导致课堂讨论成为教师的教学成果“展示”工具,少数优秀学生的“独角戏”。


因此要发挥课堂讨论的重要作用,如何进行课堂讨论,如何在课堂讨论中将课题问题化,将问题现实化,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贯穿基础知识,疑难问题以及重要理论的讲解,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讨论具体策略
        首先,高中政治老师要充分认识课堂讨论的重要性,在课堂讨论方式中,既能够使高中生正确理解、灵活适用政治课基础理论,还能够在讨论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综合能力与素养。课堂讨论的方式并不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反,以讨论的方式,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其次,课堂讨论应当选择合理、高效的议题。课堂讨论的新型教学方式,与其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验,不如说是对老师教学能力与基础知识的挑战。如何选择既符合课程要求,又能贴近生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予以具体化的开放性、灵活性议题,是发挥课堂讨论作用的关键一步。这当中还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予以综合考虑。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教学前,老师需要相应提升专业能力与知识,以设计科学的课题。
        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议题的选择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老师在学生参与过程中为其进行方法策略上的引导,以及表达方式上的指导。另一方面,在情境与问题的设计中,要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与问题相结合,问题以情境为背景,在设计问题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与课程进行阶段,设计不同层次的引导型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积极参与到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
        如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学习,可以设计议题经济体制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实际体现与体验,通过组成小组形式,学生选择不同的经济成分,对家庭成员进行采访、了解之后,课上讨论。
        最后,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讨论,乐于讨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老师“高高在上”的传授方式,不敢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讨论中,要改变学生习惯沉默的学习习惯,老师要营造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同时,老师也不能完全放任其讨论,要对讨论的内容与时间予以限制。如对“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问题的讨论以 5 分钟为限制,并且在讨论之后,应当按照小组顺序,分别派代表对讨论结果予以展示并说明理由,老师再分别予以点评。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既需要老师转变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需要老师高效、合理地选择讨论的议题。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够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实现高中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2]牟丽娜.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及议题式教学的探讨[J].高考.2018.09
[1]詹玉玲,赵洁.浅议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J].祖国,2019(21):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