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资源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有效利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作者:林美玲
[导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中学   林美玲      353100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化,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为了更好的迎合新时期的要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视频资源的利用就是其中一种,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
关键词:视频资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
        近些年,中学生心理事件频频发生,在令人恐慌、深思之余,引发了初中教育领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以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模式、内容的创新和完善成为了现阶段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视频资源逐渐出现在大众眼前,它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一、视频资源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注意的问题分析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利用视频资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用的视频资源应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具体来说,教师在借助视频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结合实际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视频的选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贴近文本故事,以利于引导学生交流、探讨,从而更好的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自主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当中,教师还可以适当选用具有新颖性的视频资源,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值得说明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必要将视频的收集工作重视起来,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也可以自主拍摄,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前提[1]。其次,注重视频资源的多样化呈现。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有效利用视频资源,教师有必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视频资源的呈现。如视频资源展示到高潮部分时,教师将其停止播放,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悬念,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猜想结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配音的方式参与到视频资源展示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总体而言,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来呈现视频资源,以此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深入剖析视频资源。教师要在把握故事内涵的前提下,为学生精心设计疑问,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以及交流。这样一来,才能够使视频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视频资源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有效利用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养成学习兴趣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有效利用视频资源,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以及学习兴趣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源将原本生硬、抽象的理论性知识转变为更加生动、形象的案例视频,并将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实际需求有机整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活力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更加自主、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通过视频的呈现,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自主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过程中,让原本沉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对于学生思维潜能的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
        就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说,它与其他课程有着显著的差异,它不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还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丰富的视频资源,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此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2]。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魅力所在,从而爱上这门课程,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三)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
        视频资源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有效利用,始终都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凸显,这与新时期下的教学要求是十分相符的。在视频展示完毕后,学生对相关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展开积极探讨,最后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总结出个人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同时,通过学生的多次发言,其自信心、合作意识等都得到了切实的培养,而这也正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有力体现。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思维
        就视频资源来说,它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其中涉及到大量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初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生活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寻求可以处理问题的方案或策略,而这就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性能力[3]。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首要前提,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思考、探讨的时间,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分析案例。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对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应当深刻的认识到视频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真正应用到各个教学环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养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出发,以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江晶. 互联网技术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10):61.
[2]王雪琴. 浅谈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J]. 职业, 2016, 000(015):105-107.
[3]张俊利.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教学实践性研究[J]. 科学咨询, 2019, 000(033):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