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小班化下山区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作者:李来娣
[导读] 在小班化教育的沃土中,如何通过拓展性课程滋养山里孩子呢?笔者就近阶段的实践经验,谈谈山区小学自然小班化下拓展性课程的实施。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小学  李来娣 

摘要:在小班化教育的沃土中,如何通过拓展性课程滋养山里孩子呢?笔者就近阶段的实践经验,谈谈山区小学自然小班化下拓展性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拓展课程;山区小学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流失,不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形成自然小班.绍兴市柯桥区南部山区地处会稽山腹地,若耶溪、小舜江,百世古村、千年榧林,穿梭其间不知不觉能感受到浓浓的山里味,厚厚的人文底蕴。这里的不少学校却同样面临“自然小班”的处境,稽东镇小学是其中之一。为了克服困境,学校主动寻找出路。
        在小班化教育的沃土中,如何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挖深、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有效开展拓展性课程,滋养山里的孩子呢?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山区小学自然小班化下拓展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立足山区资源,自主选课小班化
        “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是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的灵魂,也是实施过程中的灵魂。
        稽东镇中心小学自新课改以来,逐年开发不少山区特色的拓展课程,像《我是稽东娃》、《舌尖上的记忆》、《榧乡娃》、《小鸭成长记》、《摄影》、《我的中医药学堂》等。学校规模小,我们采用以学段为单位打通选课,既保护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保证学生所选课程内容真正学有所获。
        (一)拆分大班为小班
        稽东镇中心小学地处香榧林腹地,围墙外是小舜江源头溪,“榧乡娃”和“石头小趣”为该校重点课程,在每个学段都开设。
       以中段三、四年级为例,共4个自然班,137名学生。学校却开出6门拓展课程,除了“榧乡娃”和“石头小趣”外,还有“摄影”、“童心悦读”、“小鸭成长记”及“少儿足球”,供学生自主选课,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点。根据学生选课,每周三下午第一、二两节课,中段4个班级拆分,重新组合为6个小班,以每班20多人的小班额,来保证学生所选课程内容能真正学有所获。
        (二)融合微班为小班
        稽江小学是稽东镇校下辖的一所完小,毗邻千年古村——冢斜村,该校又是中草药特色学校,《古村研学行》和《我的中医药学堂》为该校的重点课程。
        因该校班额小,学生人数少,以2019学年第二学期为例,全校学生数才37人。像这样的“玲珑班”,学校通过全校融合组班,每周三下午第一、二两节课,全校6个自然班组成3个小班,除选报少儿乒乓的之外,以每班15人左右的班额,形成一定的学习氛围。学校开设“我的中医药学堂”、“古村研学行”及传统课程“少儿乒乓”共3门拓展性课程供全校学生自主选择。(选课如下)

        二、加强学科联系,课程整合小班化
        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组织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统筹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拓展性课程,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在小班得天独厚的优势中,课程与课程、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更紧密了。
        (一)与校本课程整合,使拓展课程传统化
        稽东镇中心小学的校本课程——“山娃子摄影”,曾取得傲人成绩,拥有资深教师资源。而本校“我是稽东娃”课程群涉及的许多内容都与摄影息息相关,如野菜系列、香榧系列、古村落系列、自然风光系列等,均与摄影课程进行整合,使校本课程丰富化,使拓展课程传统化。
        (二)与学科整合,使拓展课程专业化
        学校立足山区,开发了具有山区特色的拓展课程,“舌尖野味”、“中草药”等等。我们把这些课程与科学学科整合,学习野菜的生长习性、迁移到家门口种植;与语文学科整合,观察植物,说一说写一写;与美术学科整合,设计绘画等等,在各自的学科领域落实目标,培养并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与综合实践整合,使拓展课程活动化
        学校开发的拓展性课程里很多内容,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美食制作系列如“药食同源”、“野味佳肴”,传统手工艺系列如“香榧炒制”、“丑小鸭诞生记”等。两者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时间上得到保证,内容上更加充实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也完全调动起来了,对家乡的了解也更深入人心。如帮父母采摘香榧,参与香榧炒制的过程,去山上寻找中草药并种植到校园基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从山上到水里,走进村落,走访村民,处处可以见到这些山娃子的身影。学生成果喜获丰收,截止笔者出稿,我校与拓展性课程相关的学生研究性成果已获得市一等奖一个,市二等奖一个,区一等奖三个,区二三等奖多个奖项。
        三、发挥小班优势,学习深度化
        小班化有利于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小班优势发挥需从改造课堂时空结构,师生组织方式入手,学生从被动到自主学习、从浅层到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一)转变课堂时空结构
        小班的学生更多的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如中草药课程,孩子们走在校园周边,跟着老师认识身边中草药,然后把中草药迁移到学校基地种植。如榧乡娃课程,孩子们在学校香榧基地观察、养护,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把课堂挪到山上,孩子们一边观察香榧树的高大,一边开展采摘器的设计的激烈辩论。
        (二)转变师生组织方式
        教师仅作为引领者,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如小鸭成长记课程,孩子们亲身感知、体验孵小鸭,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他们设计改进孵化器,不断地询问、查阅,获得更多的孵化鸭子信息,主动探索生命的奥秘,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结论
        总之,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拓展性课程,在小班化教育的理念下,实施并完善这些课程,让山区的每一个山娃子都能各有所长,各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小班化”教育》 东南大学出版 2009年10月版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                         
3.《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浙教办〔2015〕78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