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作者:高国荣
[导读] 数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客观事物的学科,其包含着诸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漳州市芗城第二实验小学      高国荣      363000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客观事物的学科,其包含着诸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数学学科是小学生日后学习其他内容的重要础,教师需要重视培育学生的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数学建模思想其实就是教师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将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从而对其展开一系列的解释以及应用。基于此,本文阐述小学数学建模现状,并探讨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内容,其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教育部门明确提出,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实际的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以及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建模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缺失
        目前,许多的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未能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教学思路也始终围绕着知识掌握方法进行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骤都提前设计出来,过于注重对于教材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未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也影响着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1]。
        (二)实践避重就轻
        虽然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生活化数学问题的导入也较为浅显,未能展现出数学教学的价值。同时,部分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忽略对于其解决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生没有解题思绪,无法掌握数学模型的基本算法。
        (三)教学评价单一
        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手段始终停留在传统阶段,评价内容十分的单一,也很少提及小学生建模意识,进而导致许多的小学生建模意识淡薄,当遇到数学难题时,会处于手足无措的现象,无法独立应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
        所谓数学建模,指的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属于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一种由理论而联系实际的思维活动,可以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进而使小学生解题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得到提升[2]。在小学阶段,构建数学建模思想能够使小学生摆脱对于数学教材的束缚,强化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构建生活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其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解决问题的习惯[3]。教师通过寓教于乐可以将来自生活的数学知识灵活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积极接受这些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灵活应用建模思想解决问题,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抽象概括的数学模型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简单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部分引导,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这一公式。当学生基本了解这一公式化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公式计算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并计算自己的平均速度,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速度=路程÷时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探索并形成数学建模思想的过程,其重点内容在于教师最后对学生进行的点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想。
        (二)构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一些固定的定律、公式以及原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结论以及道理,还需要总结定律、公式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只有不断的探究以及思考,才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解题方法以及数学思想[4]。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以及小组合作等内容,并建立一些小学生能够掌握的数学模型,进而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比如,当教师讲解圆锥体时,便引导小学生对圆锥体积进行猜想,利用手中的教具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获得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构建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小学教师不仅要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小学生的建模能力,还需要为学生们搭建实践学习平台,积极开展一些课外学习活动,将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拓展小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小学生搭建更多地数学建模机会。当学生遇到学习难题时,教师应当第一时间予以指导,并让学生应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数学难题,以此使小学生的建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难题,能够充分展现出数学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进而让小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理解结构,帮助其更好的掌握所学数学知识[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耐心以及细心。教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教学活动,可以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为学生展开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且,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将其引入到实际教学课堂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先娟.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74.
[2]陈明顺.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61-62.
[3]顾明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建模思想[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36.
[4]程军,朱彪,孔维丽.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4):97-98.
[5]张敏,毕惠琴.试论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