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莹 邱 帅
郑州黄河明珠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1.研究背景及案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筑规模和体量日益增加,施工的周期随之大大加长,建筑结构之间的高差也大大增大,为解决建筑高度、结构形式不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一般均设置后浇带。例如在车库与主楼之间、裙楼与主楼之间留设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一般需在主体结构完,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2.工法特点
2.0.1、在基础底板后浇带底部增设混凝土底板,在地下室外墙增设后浇带挡墙,用以承受建筑物来自水平方向和侧方向的作用力。
2.0.2、该工法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采用多道防水构造措施,能保证后浇带处的混凝土防水效果,防水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2.0.3、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前于挡墙内预埋螺杆以作单侧模板拉结用,保证后浇混凝土室内部分与先浇墙面平整一致。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底板和外墙的后浇带施工。尤其适用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主体施工时间较长的基础后浇带工程,也适用于须留设后浇带但基础不能长时间暴露需立即进行基础土方回填的工程,同时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或工期紧需进行后续工序穿插的工程。
4.工艺原理
在基础底板后浇带底部或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各增加一道300厚钢筋混凝土附加底板或挡墙,增加的混凝土附加底板或挡墙中间设置一道30mm宽的伸缩缝,伸缩缝采用闭孔泡沫板填充;基础底板后浇带底部伸缩缝处设置300mm宽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外墙后浇带伸缩缝中部设置300mm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该增加混凝土底板或挡墙与基础底板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形成整体,原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设计后浇带继续留置在基础底板或地下室外墙中,同时增加3mm厚止水钢板。在地下室工程完成后,进行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室外回填一体化施工。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做法,见图5.1-1;地下室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做法,见图5.1-2。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
表6.1-1 主要材料备配置情况表
7.质量控制
7.1.质量控制标准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
3、《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程》(GB 50108-2008)
7.2.材料进场的检测
7.2.1.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检测
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止水带的外观检测
止水带检查尺寸公差;开裂、缺胶、海绵状,中心孔偏心;凹痕、气泡、杂质、明疤。
2、物理性能检测
外贴式止水带的物理性能检测:
以每月同标记的止水带产量为一批抽样,检测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
3、质量标准
1)止水带的尺寸指标与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7.2.1-1、7.2.1-2的规定。
注:B型适用于变形缝用止水带;S型适用于施工缝用止水带;J型适用于有特殊耐老化要求的接缝用止水带。
2)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面积不大于16mm2的凹槽、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四处。
7.3.质量控制要求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配合比与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模板应定位准确、牢固,无缝隙杂物,细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3、伸缩缝橡胶止水带应有出厂合格证书,不得破损。
4、止水钢板带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应安装牢固。
8.总结及推广
黄河明珠广场项目采用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的外墙和基础底板混凝土整体浇筑,从根本上防止了基础底板和外墙与超前止水后浇带接触处的渗漏。利用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超前止水后浇带做法,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在现场场地狭小、施工时间紧迫等不利条件,尽早地完成地下室防水及回填土工作。为现场平面布置、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