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曲少东
[导读] 不同生态区农田建设在农田工程、农耕、农艺等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未形成综合、系统性研究。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内容单一、布局分散,技术、资金投入远未达到规模性综合建设的要求。
        曲少东1,2,3,4
        1.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2.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        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3.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        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 4. 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5
        摘  要:不同生态区农田建设在农田工程、农耕、农艺等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未形成综合、系统性研究。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内容单一、布局分散,技术、资金投入远未达到规模性综合建设的要求。对不同生态区农田建设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探讨不同生态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并对其效益进行评价,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农田建设;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识别码A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耕地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巧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生态农田建设模式主要针对农田工程、农耕农芝、生态化及专项改造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技术模式对不同生态区农田建设的影响[1]。从工程角度看,平原区条田设计大小和形状应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采用农田工程措施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综合考虑田、渠、路、林等因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预制混凝土具有施工方便、水流条件好、结构受力条件好、维护修复简单、工程耐久性强等优点,可在平原区渠道建设中大力推广[2]。山区农业发展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课题,由于其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之在农业发展上必须有所创新。改造中低产田止是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农业部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术语、区域划分、建设内容、选址、投资估算、建设效益等方面的内容。经济效益分析是各类项目建设工作开展的中屯、环节和决策依据,是典型的经济行为,其核心内容是对经济效果的评价[4]。社会效益分析主要针对项目建成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将相关因素进行识别、量化、分析和论证,以评价项目社会效益的可行性。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任何工程都可能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或二者皆有的影响,这就需要对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1评价指标选择原则及指标选取
1.1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高标准农田建设最终目的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増收,在其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巧,应遵循几个原则:(1)系统性。髙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主要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几个方面,评价体系较为复杂,在对其效益评价时要坚持系统论的观点,使各项评价指标有机联系,客观反映系统状态。(2)全面性。离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评价工作,指标!择要全面,不但反映主导因素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而且要体现非主导因素对评价体系的影响。(3)主导性。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地域而言,各个影响因素所占比例不尽相同,所W要对影响评价系统的主导因素进行重点分析。(4)差异性。不同生态区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在离标准农田评价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生态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提高其效益评价值的可信度[5]。
1.2评价指标选取
        选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田块平均规模4项经济指标;新增粮食可供养人数、田间道路密度、农田配套设施完备率3社会效益指标;灌概保证率、田间渠道密度、田块形状指数和田块破碎度4项生态效益指标。
2不同生态区农田建设存在问题
        (1)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城市化、工业化和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优质良田沃土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人增地减矛盾加剧,成都平原区表现最为突出,人均耕地仅0.05公顷;人口和耕地分布极不均衡,四川人口和耕地主要集中在盆地丘陵区,耕地面临大力较大。
        (2)粮食安全压力较大。各生态区粮食播种面积均不同程度减少,增加粮食产量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日趋加快,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日益加大。(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紧缺、水源保障工程不足、水资源调蓄能力较低,各生态区均耕地缺少灌概水源或基本灌颗条件。己有的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差、标准低、效益衰减等问题突出,农田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4)农村劳动力短缺。成都平原区大量失地农民转移为城市人口,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省,种粮农民年龄老化现象突出,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科学种田素质偏低,粮食增产技术推广偏慢。
        (5)种粮比较效益极低。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种粮成本増加,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技人员助农增粮的动力不足,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
3不同生态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3.1平原区"格田化"模式
        主要是针对成都平原区,以排涝降泽、提高耕地地力和推进农业机械化为主攻方向。

通过田间工程建设使±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田面平整、田块方正,与道路、渠道等胥干工程形成"井"字状格田;水源有充足保障,渠系网络健全,农渠上渠道全面防渗,引水、排水通畅;田间生产道路布设合理,道路通达到每个大型作业面,农机下田设施配套完善,满足大中型机械作业要求;土层深厚,作物长势良好。
3.2丘陵区"梯格化"模式
    主要是针对丘陵沟谷和缓坡梯田区,建设农田灌排渠道、旱地坡面水系、土地平整、地力培肥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主攻方向。土地集中连片、地势起伏小,田面平整、田块方正,沟谷区形成"井"字状格旧,缓坡梯田区台位清晰,田运规范;水源有充足保障,渠系网络健全,农渠上规格渠道基本防渗,引水、排水通畅;田间道路布设合理,道路通达到主要作业面,农机下田设施配套完善,满足中小型机械作业;上层深厚,作物长势良好。
3.3山区"梯田化"模式
        主要是针对丘陵台地和山区梯田,改造坡餅地、建设集雨节灌工程、完善灌溉渠系和开展地力培肥为主攻方向。土地集中连片,台位清晰,田面平整,地块规范,水源有保障,农渠上主要渠道基本防渗,坡面水系健全;田间道路布设合理,道路通达到核也作业面,农机下田设施配套完善,满足小型机械作业;土层深厚,作物长势良好。
4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分析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现有农田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和农业机械化体系,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应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増加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生产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活动,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田网、渠网、路网、三网”建设。
4.1三网建设
        田网建设包括平整±地、调整田型和培肥地力等措施。通过田网建设,实现田块集中、田形规范,把农田建设成为"田成方,主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旱我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成都平原区地势平坦,基础条件较好,田网建设集中成片推进为主,对项目区内规格不一的田块通过主地平整、田型调整等措施,调整为水平布局、形状规则、面积较大、便于机械耕作的格田。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主要为集中成线推进,对项目区内的农田采取裁弯取直、降低坡度等措施进行王地平整和田形调整,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具体影响反应在田块的规模、形状和空间变化几个方面。
4.2渠网建设
        渠网建设包括田间排灌渠系、水源工程、渠系建筑物、泉站、农用输配电网。渠网建设要W控制面积大,工程量小,占地少,投资省为原则,根据地形、地势、溪河等情况,结合田网与路网建设,完善田间排灌渠系,调节控制止壤水分,消除串灌串排,做到能灌能排。满足农田的灌概与排水,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灌概水源,其次是合理布局田间灌排设施。田间灌排设施的通达度是为了保证渠道直接到达田块,解决灌溉和排水的问题,渠道密度则是在保障通达度的前提下控制渠道的数量,进而减少占用耕地,降低渠道建设成本;在完成渠道布局的基础上必须配套相应的渠系建筑物,方便农田灌溉和排水,对渠系进行统一管理和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4.3路网建设
        路网建设包括耕道、生产道及配套设施等。路网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使田块和居民点之间交通更加便捷,满足农业生产物资运输、机械化作业和村民生活需要。机耕道与生产道的布局可根据地块连片单元的大小和走向等确定,并投资省、占地少、利用率髙、路线最合理为原则,满足农业机械作业的通行要求。在每个网格内两相邻的机耕道之间应规划生产路,使之到达机耕道不能通达的地块,主要用于生产人员及人畜力车辆、小微型农业机械通行。平原区,可在每两条机耕道间设置生产路;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在机耕道一侧或两侧布设生产道。
        田间道路不仅用于田间农机通行,也是连通居民点的重要桥梁,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路网工程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关,主要反映在路面材料、路面宽度等。田间道路的通达度和连通度是实现机械化生产能力提高,综合机械生产水平的前提条件。
5结语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各生态区田、渠、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田块数量大幅减少,平均规模扩大,小规模田块被归并,不同田块规模比例变得相对均匀,田块外形分割得更加规整,田块分布由离散小田块组合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的大田块组合方式;田间渠系和道路密度明显增高,布局系统完善。与建设前相比,各生态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田排灌能力和机械生产能力均明显增强,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表明不同生态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可明显提升各生态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湘文,唐蜜,宋玥凝.恭城瑶族自治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9,36(5):56-65.
[2]陈麟,吴克宁,冯喆, 等.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J].土壤,2019,51(4):803-812.
[3]许晓婷,韩申山,赵敏宁, 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产能的 提升能力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9,36(5):89-96.
[4]张胜.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研究[J].探索科学,2019,(11):212.
[5]赵会婷.探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5):290-291.

————————————
收稿日期:2020-09-07
作者简介:曲少东(1986-),男,汉族,博士,高级工程师,陕西西安人,从事土地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