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郭淑丽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土地管理的地位日渐凸显。地籍管理作为土地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土地管理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
        郭淑丽
        德州市自然资源局  山东德州  25307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土地管理的地位日渐凸显。地籍管理作为土地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土地管理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将其融入土地地籍管理体系中,可显著提升管理质量。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信息管理系统搭建效果不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本文先阐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再总结分析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广大土地地籍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

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众多土地资源,但由于长期采取粗放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土地地籍管理,可扭转这个局面。但由于受思想、经济等因素限制,地籍管理的改造工作停留在表面,导致信息技术优势无法充分发挥。要想切实提升土地地籍管理效率及质量,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弥补建设弊端。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提高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深入探究。
一、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科学完善地籍管理
土地地籍管理涉及面较广、专业要求较高,仅凭人工无法完成管理目标,因此需要实行信息化建        设[1]。如此一来,科学完善土地地籍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就成为贴合实际发展需要,保障土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必要手段。在符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土地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土地地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地籍管理系统具备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        实时跟踪数据,及时找出管理活动的不足之处,并会给出相应建议。管理人员可根据系统提示,及时开展地籍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
(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在土地地籍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提高资料收集的准确率和全面性,这样分析结果才会精确。        政府部门可参照分析结果,制定土地资源管理策略,以实现土地资源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可视化功能,能以多种形式呈现数据分析结果。通过观看图表,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区域土地资源情况,进而有助于更加科学的编制土地规划,监测土地利用情况,科学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三)促进国土事业发展
虽然我国土地辽阔,但山地居多,平地相对较少,如何有效利用平地成为困扰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实践证明,传统地籍管理无法给国家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需要进行革新。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提升地籍管理效率和质量,更加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我国土地使用状况,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在正确决策的指导下,每一块土地都得到合理使用,国土事业发展必然蒸蒸日上。
(四)全面实行土地监测
土地监测是保障土地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以前监测多依靠人工,不仅监测效率不高,监测质量还无法保障。这时就需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可实时监控数据变化。当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系统进行精准分析,以便找出问题成因。监测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将问题根除,确保国土事业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可实现全程追踪。通过系统对出让合同的合法合规情况进行判断,并参照合同检查实施活动的规范性。当出现违规操作时,系统发出警报提示监测人员,及时制止,并勒令其整改,确保土地政策落地有声。
二、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实行土地管理的时间尚短,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无法实现管理目标的统一性[2]。

当中央下达土地政策时,各地区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土地管理计划。一方面,管理计划不全面,无法有效指导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管理经验缺失,导致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另外,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信息化设备就无法达成统一。每个地区会根据自身财政、计划要求来选购设备,以至于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不足,势必会发生冲突。因此,有必要完善管理制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信息化建设投入存在差异,造成东强西弱的局面。东部地区大多的省市都建立地籍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反观西部地区,地籍管理系统迟迟无法建设好。数据库是地籍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部分城市配备了完整的数据库,但部分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以至于数表无法有效融合。
(三)标准化建设滞缓
我国现行的技术规范来源于上世纪,其中不少内容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要,在地籍调查方式及土地面积核算方面最为显著。虽然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补充了相关标准,为地籍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但由于标准不够全面,导致知道效果大打折扣。现阶段,一些城市也使用电子数据库,但由于各区域数据库的兼容性问题,增加了数据整合转移的难度。
(四)技术应用不到位
地籍管理的任务量比较大,工作难度还高,这就需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然而受诸多因素限制,技术应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区域,信息技术的普及率不高,导致地籍管理仍要依靠人工完成。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导致统计结果的不准确。
三、提高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搭建完整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作用下,管理目标实现统一,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再也不会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在管理制度中规定了管理标准,并建立了协调机制,这对推进信息化建设大有益处。地籍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其中资金是完成建设的基础。在管理制度中明确资金来源,把控资金流向,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最为重要的是,管理制度中规定了设备规格以及系统种类,这样各系统将就可实现兼容,为后续的统一管理奠定基础。为提升管理效率,要设计代理制度。让具有资质的企业代为管理,一方面可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补充管理资金。
(二)重视综合协调
地籍管理部门负责人要做好统筹规划,确定主管部门及协作部门,并打通沟通渠道,当管理问题出现时,可及时商讨、有效解决[3]。要保证地籍管理系统搭建的统一性,这样才能让各部门向同一目标前行,从而避免各自为政的情况发生。通过统一部署,保证衔接顺畅,从而形成高效运行的新格局。
(三)完善标准体系
在中央领导,各地区参与的模式下,对地籍管理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以此作为完善标准的依据。对现行的标准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不足之处,继而修正,确保政策条款贴合实际需要。尤其是要制定及发布数据库建设及使用的相关标准,以提高各地区数据库的兼容性。标准体系搭建完成后,仍需落实到位,这就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者要立足现实,逐步提升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与此同时,加大人才引进。
(四)提高技术利用率
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以提高技术使用能力。在土地测绘方面,需要掌握遥感、航测等技术。在土地管理方面,利用信息系统拓展管理面、增加管理深度。对工作表现积极、学习效果好的员工进行嘉奖,对工作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以此净化工作环境。
四、总结
地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繁琐的工程,需耗费大量的资源。为避免资源浪费,需要统筹规划、精心布置。以完整的管理制度约束建设行为,以综合协调机制保障活动有序进行,以完善的标准体系指引建设方向,以先进技术提升建设效果。多方努力、多措并举,打造出高效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岩.浅析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J].科技经济导刊,2017(22):218.
[2]高妍.试述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土地地籍管理工作水平[J].华北国土资源,2018(06):100+102.
[3]李春河.信息化在土地地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