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锐
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 济南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加速推进,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相关政策推动下,风景园林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园林景观建设方面,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可持续化的生态发展理念。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保障植物景观发挥出应有的绿色生态效能,使风景园林建设成果将更加明显,直接有效的提高我国社会生态效益可持续化。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设计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当前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植物景观设计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这就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强化设计意识、增强设计能力,不断创新,维护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植物造景的自然化、和谐化。在为社会带来美好绿色生态体验的同时增强绿色生态效益。
1我国植物景观规划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早期风景园林规划模式是模仿前苏联的城市及居民区的经济型绿化模式。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对相关专业领域艺术和文化的认知,实质上就是基础性绿化措施,设计表达更是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量外来信息的注入,我国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呈现出快速、多元、稳定的良性发展态势。这主要体现在种植设计、植物造景、植物配置等方面。目前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行业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种植设计基本原则和指导方法,如行业领域内可供选择的风景园林绿化类资料角度多样、门类齐全。跨入新世纪后,产生了许多新型的设计理念,比如节约型园林、生态园林等。即便如此,我们与世界同领域的前沿设计思维相比较而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差。随着目前我国园林景观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在植物景观理论及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目前,行业内仍存在闭门造车、片面追求画面美感、形式感,忽略整体性、联系性因素的主观主义现象。因而造成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整体艺术效果欠佳及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融入性差的问题。进而忽略了风景园林设计在整个绿色生态系统工程中所具有的社会、生态价值。部分从业人员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过程中缺乏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观念,导致设计与现实脱节。例如:对植物的实际尺寸不够熟悉,对苗木种类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考虑工程预算等状况时有发生。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盲目设计导致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效果和后来的实际建成效果存在较大差距。
2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方法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突破固有的、局限的传统设计思维模式。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落实设计工作,保障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由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评价规划设计效果优秀与否的主要依据为项目建成后植物景观所呈现出的观赏性及生态性。设计师应深入剖析设计元素,熟悉掌握设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充分把控景观设计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确保设计理念与实施效果相匹配。
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与方法
3.1设计前期的相关必要准备工作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首先分为收集资料、进行现场调研及实地考察三个部分。收集资料主要是了解当地的气象、土壤、水文及地质等设计,同时收集地域性植被分布资料,并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现场调研则主要收集植物资源、水文条件、地形等场地信息。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现场实际勘察,不仅要熟悉项目场地内的概况,还需了解整个城市的绿化面貌、概况等。走访调查、仪器勘测、查阅书籍文献、网络查询等都是收集数据、了解情况极为有效的方式。
3.2植物景观空间规划方法
在对植物景观空间进行规划时,明确植物设计在整体项目设计中所占的比重十分重要。在推进概念方案设计的同时,还需对植物营造的空间范围及营造方式进行综合定位分析。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包括开放空间、半开放的空间等。不同的空间类型,对植物设计的要求亦不相同。植物分布的稀疏稠密和排列状况是打造植物空间层次与景观视觉效果的关键点。充分掌握设计空间、选择物料、群落设计。详细设计规划层面的空间,选择不同的群落单元的植物材料进行合理有序的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营造轻松舒适的景观氛围。
3.3保障植物景观规划内容的科学合理性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结合项目实际并严格遵循相关设计依据,根据种植施工说明书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设计。其次,在具体规划设计方案中,将植物属性、种类、材料、季相等内容熟悉掌握、灵活选取,在优先引种当地乡土树种的同时融合先进的植物景观造景理念;大胆而又谨慎的分区域、多层次、有选择的引种外来已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跨气候带优秀造景植物。突出植物造景特色,打造亮点提升项目层次。总而言之,需要工作人员在设计期间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维持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感、空间感、艺术感的同时强化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
3.4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及要求
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之初,需要了解设计项目的背景与设计要求。同时对现场环境及周边已建成项目进行勘察研究,了解现状生态架构及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熟悉工程预算,避免后期因预算超标等问题对工程实施效果造成消极影响。实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准确表达出种植设计的内容和意图,明确植物种类和栽植位置,利用网格线准确布点,在图纸中标明场地内现状及规划预留的建筑、设施等。依据植物群落结构布局,将设计要点全面展现出来,同时明确说明各类植物的养护方案和苗木质量。对于复杂区域的绿化种植设计可分类出种植设计图纸。此外还应根据种植工程说明书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确保植物景观规划的科学设计。即便如此图纸设计仍具有其表达的局限性,无法全面顾及施工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紧跟项目实施进度,结合施工现场问题科学规范、灵活合理的对图纸进行调整,使工程完工后的实际效果尽可能的与设计师通过图纸表达的设计初衷相一致,甚至超出预期效果。
4未来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在实施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项目时,设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园林建设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还需利用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提升营造植物景观氛围。同时应将多种现代化的技术方法运用于风景园林的建设。如气象、生态花卉、动植物的生理及土壤学等,确保风景园林建设的良性、健康发展,实现植物品种的使用与种植栽培及养护的多样性。灵活利用科学的植物群落的结构设计及色彩及形态的合理化配置,在美化自然环境的同时优化生存环境,带来效益。
结语
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对植物景观视觉效果及生态理念多角度、多样化的营造方式,可以让园林造景更具生态价值和人文地域特色。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手法,可以使植物景观设计与周围生态环境更加和谐有序。在有效提升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时为人民大众带来多样化的美好视觉体验。
参考文献
[1]颜富.分析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63-64.
[2]徐盼.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8):127-128.
[3]程鹏.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J].种子科技,
(09):104-105.
[4]曲睿.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9(1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