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丁宇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若想要保证城市能够长期且稳定的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对城市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考量,能够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然后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规律摸清楚

        丁宇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湖北武汉省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若想要保证城市能够长期且稳定的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对城市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考量,能够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然后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规律摸清楚。基于此,本文即对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依托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城乡规划;问题
        引言
        生态理念的研究重点就是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平衡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设计的整个环节中,目标是期望人、环境、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建立和谐共生的城乡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环保低碳的生活工作环境,减少人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因此,有必要加强保护环境,倡导经济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加强城乡规划设计水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1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分析
        1.1当下我国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中,比较侧重经济结构优化,采用比较粗放式的管理,只顾发展经济,未多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以至于当下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方面。在前期的城市化建设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城市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例如西部地区经常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城市工业污水直接排放于河道中,大量汽车的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城市堆放的垃圾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等,都产生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是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限制的索取,例如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都出现了供应压力,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容忽视,部分地区无限制的使用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枯竭,还引发了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
        1.2公众参与度不高
        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其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建设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且稳定,那么就一定要依靠民众的参与。通常情况下,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发展阶段,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而言,其各个细节以及布置,往往都需要依靠民众,通过民众提出相应的意见,有序地对规划工作进行开展。同时,在实际的规划阶段,只有主动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够让规划凸显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因而,这一情况的存在,也使得国外很多城乡建设,不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还可以有效地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降低,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交通堵塞的现象。而综合我国的城乡规划来看,其在编制与审批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公众参与的人员主要是政府、编制人员和专家等,普通公众不能够主动地融入其中,从而导致城乡规划的公共参与无法达到真正的多元,缺乏来自大众的真实声音。
        1.3缺乏管理档案的有关制度
        总规编制涵盖范围过大、环节复杂、时间较长是城乡规划管理审批档案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审批档案与会计、财务、招标等部门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审批档案管理制度在部门间缺乏健全有机的联动机制,导致权责分配不够明晰,无法将管理制度的手段及操作合理应用,对于监管的职责也缺少主动执行。不论是音频、文字还是图片资料,在进行整理以及记录期间,缺少全面完善的动态管理制度。由于每一个部门的档案产生时间具有差异,因此档案中所涵盖的内容也存在差异,这便给档案管理的记录与整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多数审批档案分配到不同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地制度对其进行统一有效的约束,导致审批档案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进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1.4修正与检讨缺乏及时性
        当下城市发展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每年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尤其是城乡总体规划,却很难依照外界的变化来进行及时的修正或者检讨,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科学的可持续进步,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稳步提升。并且,由于城市政府的强势以及行政首长个人意愿的施加,在城乡规划编制期间,对其调整以及修改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一方面,总体规划的法定约束力相对较低,政府具有一定的调整权限,尤其是对用地性质的调整层面。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盲目超越经济水平以及资源承受能力,盲目攀比肆意地对建设规模进行扩大。此外,部分地方领导以及部门常常没有给予规划应有的重视,违反规划法定程序以及审批顺序,擅自先建后批,从而导致规划编制的审批与编制存在较强的不科学性以及不合理性。
        2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处理对策分析
        2.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法律法规是各行业的行为规范和说明,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目前城乡规划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难以实现高效的城乡规划设计。

因此,有必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应的监管力度,以保障规划设计的持续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保证各项规定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提高城乡规划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群众的法制意识,加强大众对城乡规划工作保持应有的法制态度和法制意识,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2.2合理规划城乡结构,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随着城镇化的逐渐扩大,城市土地供不应求,同时产生了较严重的土地浪费,已成为阻碍城乡规划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城乡结构,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结构,缓解人口、土地、交通等多方面的压力,实现对人口、交通、土地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统筹安排,注重保护城乡形象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区和特殊景观等区域的保护力度,进行合理规划、统筹管理,以缓解城乡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3不断对编制以及审批程序进行优化
        要想不断地对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合理性进行增强,那么在实际城乡规划的工作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对审批人员进行监督和约束。在工作期间,需要强化审批人员的培训,在确保审批程序合法的前提下,不断地对审批的精准性进行提高。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有效的对编制程序内容进行优化,加大约束力度,建立完善的流程体系。并且,在审批体系中,需要明确编制原则、审批主体、审批程序及编制内容等。此外,在城乡规划阶段,应该突出重点,对编制的主体以及审批主体进行强化,完善编制与审批程序,深入剖析当前编制与审批阶段存在的不足,科学的调整,确保可以为城乡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4规范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依赖于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机制的健全,审批档案所涉及的管理范围非常宽广,其中主要包含设计、施工、建设等档案的管理,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期间,应该具有规范化的管理程序,需要涉及到许多管理方法以及高端技术,这便对审批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将审批档案管理的标准以及规范进行落实,促使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工作能够分工明确,具有统一的规范性。同时也要保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纸质型档案管理之间的动态关联,形成一一对应的档案模块、文件格式以及文件类型,并进行科学合理地记录、储存与应用。将审批档案的全面性、长期可读性、准确性予以保障。对于安全方面的管理同样需要加强,定期对密码以及查阅权限进行设置,避免审批档案随时发生更改。
        2.5强化对法规精神层面的重视
        为了有效地对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在实际的规划工作过程中,应该将城乡统筹作为基本原则,将城市为本、城市以人为本的价值作为规划导向,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动力,有效地进行规划。并且,在实际的编制与审批过程中,紧遵《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体系不断的进行科学修正和完善,精准的进行界定,建立健全的法规机制,同时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必须将镇规划、乡规划与城市规划放在同一个高度。同时,在经历较长时间的以城市为本的城乡分割状态后,还需要将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投入到镇、乡以及村的规划层面上,能够对历史的遗留问题进行合理的弥补。通过对《城乡规划法》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得知,其赋予“成文规划”,对于法律地位十分侧重,尤其是强调了控规在城市开发中的依据地位,规划制定以及规划实施的约束性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增强,如果“成文规划”的羁束作用非常强,那么在具体的建设管理期间,自由裁量权也会适当地得到缩小,从而使得规划管理中的很多矛盾以及争议迁移到规划编制以及审批阶段。所以,为了不断地对编制以及审批水平进行提升,还需要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加大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的羁束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土空间规划处于变革的当下,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较之以前可能更加过于模糊和不确定。规划编制与审批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和方式也许会发生变化,但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困境和问题却不会消失,未雨绸缪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新形势下也显得尤为必要。同时由于国际环境和国情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约束、推力都使得我们不得不前瞻性的探讨规划编制与审批过程的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徐莉,周保梅,杨兰会.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02-203.
        [2]孙晶晶.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城市住宅.2019(9):093
        [3]杜锡权.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49.
        [4]郑少娟.城市规划管理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策略探讨[J].城建档案,2017(04):39-40.
        [5]陈彦妤.城市规划管理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策略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05):179.
        [6]杜锡权.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