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钟光荣
[导读]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加强调查研究、自我净化、攻坚克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更好地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钟光荣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党校,重庆 永川 402160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加强调查研究、自我净化、攻坚克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更好地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路径
        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民族要想矗立世界民族之林,登上科学的高峰,必然有奋进的哲学思想传承;一个政党要引领时代潮头,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华民族一贯富于理论创新,革命先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正了国家建设初期错误,解决了国家发展各个阶段一系列矛盾问题。
        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成立后,寻根溯源,从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南湖,赴福建古田、江西于都,到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重走革命道路,追寻初心,体会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面对“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二、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复兴之路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建立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成为世界的中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但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用枪炮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逐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寻找出路,从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运动,再到孙中山“振兴中华”为目的的辛亥革命,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点燃了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的新希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开辟敌后战场,8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8年的艰苦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我党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重要意蕴,习总书记曾把“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概括为“红船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共产党人坚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三、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之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总书记指出,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坚持“为民服务,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民”,一个是“服务”。
        一是树立为民理念。执政党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摆正党与人民的位置,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

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二是树立服务意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职就是当好社会的勤务员。马克思说过共产党人是“社会的承担责任的勤务员”。这一点,我们党始终不渝地遵循着,毛主席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习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员要做人民的勤务员”“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四、坚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增强执政本领的自强之路
        重视调查研究,遵循实事求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是制定政策和重大决策的根本方法。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十分重视调研质量,亲临一线调查研究,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调研传统。1961年1月,面对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毛主席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央政治局常委亲自到湖南、河北、四川等省和上海、北京郊区,对一些重大问题开展的调查研究,很快就形成了解决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正确决策,使困难局面迅速得到扭转。
        问题是实践和创新的起点,发现问题、调研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要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谋划、决策和执行全过程,贯穿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过程。调查研究要深入基础群众。习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工作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调查研究的同时要督促整改落实。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有时限。调查研究还要加强统筹。要改进调研作风,防止扎堆调研、作秀调研,不增加基层负担。
        五、坚守自我革命,自我净化消除积弊的革新之路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勘误纠错,自我革命,从而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从胜利走向胜利。正如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所强调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我们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过去采取这个立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这个立场,促使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是我们党的显著特征和独有优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原因。
        习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做“老好人”、“太平官”、“墙头草”,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头、干字当先,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
[2]中办印发《意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N].人民日报.2020(9).
[3]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4]张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意蕴及时代要求[J].西部学刊,2020(4).
[5]梁宇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立的路径探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