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恩昌2.冯涛
2.1.身份证号码:41152319841220****;2.身份证号码:4130291972070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提升工程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地基基础施工的技术类型,把握好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依据房屋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而有效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丝毫问题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问题严重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地基基础施工是房屋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关系着房屋建筑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是保证人们安全居住的重要前提。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意义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基础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是对整个房屋结构进行承载的承重基础,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建筑物的寿命和耐久性息息相关。通常条件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对地基的抗变形能力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保障,使其符合施工的具体需要,防止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等情况。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注意工程区域的土层参数相结合,重点对土层的收缩、冻胀等进行分析,确保地基的沉降值、承载力和滑动危险系数等指标符合施工要求。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地区的地理面貌不同,存在地质条件等的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在高原、山区等的房屋建筑施工中,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做好地基稳定性的监测,以避免工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分析
2.1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主要有逆作法和排桩法,其中排桩法在地基基础施工中较为常见。排桩法采用相关设施对基坑土层进行良好的支撑,常用工艺有泥浆法和套管法。施工时首先对排桩孔进行灌注施工,大幅度降低了施工后期的养护难度,在房屋建筑非常受欢迎。逆作法,通常情况将建筑自身载荷降低,减少对地基的影响,房屋建筑过程需要在基坑周边预留足够空间,同时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而且要遵循多样化原则,针对这一系列要求,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不常采用此方法。
2.2挖孔桩技术
挖孔桩技术在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这一技术的操作性是比较强的,同时其承载能留比较强,能够缩短施工建设的时间,具有减少工程成本的消耗等优势。挖孔桩技术其实就是进行挖孔,所以在应用挖孔桩技术时需要平整地表,同时结合工程设计的需要对挖孔的位置进行确定,防止在位置选择上出现偏差。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在确定挖孔位置时是运用十字交叉法进行的,同时还需要对桩径的大小进行确定,使挖孔工作能够顺利、高质量地推进。
2.3DDC灰土挤密技术
DDC灰土挤密技术主要是对地基孔内的深层进行夯实。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螺旋钻机把灰土注入到孔内,并且使用分层处理法对孔隙进行有针对性的夯实。DDC技术尤其适用在土质比较湿润的地方,而且还能对土地的湿陷性进行有效的消除,可以防止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地基变形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DC技术在非黄土的区域中使用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面对这样的地质环境需要工作人员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特点综合分析后进行重新分析。
3探析房屋建设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严控地质勘探效果
对施工单位来说,要想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条件,要制定出合理的地质勘察目标与任务,并科学的分析建筑工程所谓地区的地质条件,优化地质勘察目标。在地质勘察的过程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结构复杂的地基基础,在具体勘察时,科学确定钻孔的深度,保证钻孔深度满足设计要求。若勘察钻孔深度不满足相关要求,要立即进行调整。地质勘察人员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钻孔深度,避免建筑地基基础出现结构开裂现象。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勘测工作,是保证地基基础有序施工的基础,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全面分析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并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对既有的建设方案进行改进、优化。施工单位要全方面了解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环境与水文条件,选择合适、有效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通过对地质勘探效果进行严格的管控,不但能够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而且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因为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增加了地质勘探难度,因此,勘探人员要运用新型的勘探方法,减少错误勘探数据的出现。
3.2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
对于房屋建筑而言,稳定性是最为关键的,只有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地基基础工程稳定性决定着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使用寿命,也影响居民的居住质量。因而,设计师在开展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工作时,要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场地进行精细与全方位的研究,结合地基的承载力与地质条件制定科学的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方案。加强对地基承载力与压力等的精准计算,确保地基工程可以满足具体的质量要求。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严谨细致,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3.3强化施工结构计算,确保工程施工设计合理
为了确保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品质,除了要加强施工环节管控,确保施工设计合理性同等重要。工程施工设计人员要拥有良好的建筑结构力学计算能力以及地基基础承载能力核算水平,精准计算地基基础需要承受的重量,在合理安全系数范围内进行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确保地基基础在长期承重情况下不会产生裂纹及形变,进而保障设计完成的地基基础工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出现倾斜或者下沉等现象时,必须停止当前施工工作,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最终制定出有效的弥补方案,避免对主体结构或地基基础产生更大的破坏。
3.4优化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是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要素,针对不同地基类型选择差异化的处理技术,以达到施工预期计划目标。选择地基处理技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从地基基础施工的整体角度出发,结合地基施工实际情况和地质环境,深入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采用恰当的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为了提升地基基础的强度可以采用多种施工技术相结合;其次,强化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保证地基施工技术更加科学合理。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施工工艺的革新,在当今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就随之增高,但是就目前的施工现状来看,地基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现实的工程实践中,要尤其注意地基工程的施工,在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重点考察,并且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考虑,从而选择处理地基问题的合适方法。在处理地基问题时,要充分认识到地基问题处理的复杂性、反复性及潜在性等特点,要从技术的手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此进行处理,从而增强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全面提升房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强,张金苟.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房屋地基处理方案及工程实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60–62.
[2]陈大川,曹荣伟,施楚贤,等.某底框结构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事故原因及加固处理[J].建筑结构,2015,45(9):43–47,34.
[3]邓喀中,马伟民,邢安仕,等.基础动态沉陷规律及地基反力[J].煤炭科学技术,1995(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