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娜尔·阿不来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自然资源局843200
摘要:本文对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发展措施
1 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1.1 为环评工作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开展环境质量评价与问题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监测是最为基础的一环,将监测得到的数据结论运用在环境评价指标的明确、污染状况的量化研究等方面,可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具体来说,加强对专业监测手段及方式的探讨,可以直接起到控制污染源的作用,对具有污染效应的物质成分有所认识,进而判断其造成的污染程度。在此情况下开展环境评价工作,能够直接起到明确环境治理中的主次矛盾的作用,最终针对性地选择对应的污染治理方案。
1.2 有利于明确环境治理目标和方向
一直以来所开展的环境治理工作,都具有无法从根源上判断造成环境污染的根因的弊端,这就使得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导而带有盲目性特征。在已经着手于污染治理工作之后,才发现导致问题的原因并且对其进行治理,往往会影响治理效果,并造成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浪费。基于此,在对环境进行治理时,需要对多元的环境内容做出全面的监测与评估,以此确定污染防治的要点,继而提升污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也帮助公众更清晰明白地认识到周边环境中的污染因子。当前在国内最为严重的污染当属大气、土壤和水资源三方面,由此形成专门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板块,就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环保部门可以据此形成科学的环保规划方案,指明具体的环境治理方向。
1.3 为环境治理提供公共化平台
由于环保工作的开展任重道远,且在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就必须依靠全部公民群众的力量。当前群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实践中来,在此情况下,得力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使得各类环境资料被公开出来,公众因此得以了解到其生活的环境处于怎样的状态,进而意识到加强环境环保是刻不容缓的,也能够认清做好环保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工作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在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发挥作用,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并引导其正确地参与实践。
1.4 为法律提供量刑标准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形成了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两者双管齐下的良好局面。而加强环境监测,就可以为环境问题的后期防治提供量化基础,有序推进生态管理的科学进程。除此之外,通过对企业单位在产品生产、业务运营等一系列工作中所用的设备、排放物等的监测,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形成正确环保意识;而借助严格的处罚和警示措施,也能对市场做进一步的规范与管控,确保各类经济和生态活动都能得到顺利推进,最终提升环境监测的精确程度,并且保证污染防治的时效性,在发现环境问题时并将其遏制在摇篮中。
1.5 对突发性污染进行及时的控制
工业生产伴随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和不确定因素,一旦受到不可抗力的自然环境灾害以及生产的设备不稳定运行等多种危险时,就可能产生区域性大规模污染现象的产生。比如海港区域石油化工企业发生油罐泄漏等污染现象。一旦这些突发性污染的发生,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均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通过及时的进行环境监测,能够为对应的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为后续治理污染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已经明确污染源污染物的具体成分和相应的浓度,对周边的污染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能够使治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开展,从而有效的控制污染区域和污染源。对突发性污染控制后,还应进行较长时间的实时污染状况监测,避免污染源的残留浓度超标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2 做好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对策
2.1 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发挥监测数据对环境问反映及生态预警功能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环境监测工作在实行时应该严格按照数据必须及时准确、数据能够代表总体、检测方法符合客观实际、数据处理和传送及时的几点的要求,来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这套环境监测体系包括通过检测系统来全面反映环境质量具体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监测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土壤的环境监测,水质环境监测等,针对不同的监测方向均要有清晰的制度标准,对不同的监测物质设置规范的监测流程,以此能够提高监测的精度,并且使监测的数据能够和标准数据进行准确的比较。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相应环境指标对各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及时的分析出生态预警信息,从而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处理,防止生态灾害的发生。
2.2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总体来看,我国用于专门的环境监测和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且不够健全,也就无法对工作实践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为解决该问题,就需要针对环境监测与更进一步的环境监察设置专门的法律规定,确立一个科学的、具体的目标,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企业运营过程中常见的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方案,这样才能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引导。不仅如此,相关单位尤其要细化奖惩机制,对于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法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从而形成一定的警示与惩戒作用[1]。相应环境监测制度需要和对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管理体系进行结合,从而全面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能力。例如,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要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建直属环境监测机构,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和检查制度。
2.3 加强监测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广在线监测技术应用
步入现代社会,各种先进技术层出不穷,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相关单位要对技术进行创新的创新,结合现实需要对其展开分析,不只是要积极借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更要致力于国内核心工艺的研发,形成与国内环境状况相适应的监测手段体系。例如,推广卫星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可以发挥环境遥感技术在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督、空气污染监测等方面作用,提高环境遥感技术业务化运行水平。但为了更充分地体现技术优势,相关单位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前期的招聘环节,就要对监测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准、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及工作责任感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确保能胜任该项工作的员工进入岗位;在后期的人员管理过程中,也要注意组织长期的培训活动,帮助其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了解行业前沿科技,提升其工作素养。
2.4 拓展环境监测范围
由于环境监测工作必须覆盖较广的范围,对多个社会领域与职能部门形成一定的监督作用,就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监测体系,使得更多环境要素得到管理。可以建立环境监测平台,使环境监测的数据和其他环境组织和部门进行数据的协调联动,使数据资源能够共享有利于环境监测工作实施,使环境监测人员与环境治理人员进行联动,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多种复杂的环境问题。此外,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新型的污染源和有毒有害物质种类也不断增加,因此传统原有的相应检测装置和检测标准规范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环境监测要求,应该及时的进行完善和补充,采用更加先进的测试仪器,制定科学的环境标准来维护环境各项指标保持平衡运转[2]。例如,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复杂污染因子或者新的污染因子监测能力研究,做好便携式监测仪器的研发,推广监测手段更广泛地应用。为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工作本身的质量,采取创新监测技术工艺、培养专业监测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监测设备等方法,增强其硬实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环境监测概念,在此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发挥监测数据对环境问题反映及生态预警功能,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加强监测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广在线监测技术应用;拓展环境监测范围。
参考文献
[1] 沈贤永, 张丽莉.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 环境与发展,2017, 29(09): 149-150.
[2] 高明娟, 陈碧涛, 田华峰.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 冶金管理, 2019, (17):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