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苏晖
黑龙江省鹤城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建筑工程工程控制与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新时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现场施工管理影响因素也随之增多。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群众对建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导致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一个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下面文章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控制;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建筑工程规模持续扩大,施工建设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对施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需要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效率、安全,提高企业效益,同时还能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性要求,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是一项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及工程量大的项目,通过工程结构构造与工程设施建设而建造成的建筑物。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土地开发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工程建造期间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在于,确保建筑工程的适用性、安全性及耐久性,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成后是合格的,避免出现后期整改和返工现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过注重建筑工程每一个施工的环节,以安全且低成本角度进行科学有序地施工,力求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当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业主的权益,为业主带来了质量安全保障的建筑物。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可显著提升工程质量,及时地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在如期的时间内安全有效地完成。同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也充分发挥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控制施工成本,这就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风险,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标准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施工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对建筑施工而言,需要提升建筑施工中的相关技术,但由于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因此缺乏必要的施工技术培训工作,这就导致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新的施工工艺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传统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隐患依旧存留在建筑施工场地内。
2.2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房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也得到了完善,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譬如,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工程施工市场的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建筑市场野蛮发展、混乱管理等问题出现,难以有效地为建筑产业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而有些建筑企业为缩减施工成本,不惜以次充好,采用低质的建筑材料或设备,聘任没有施工资质的技术人员,导致房屋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在内部管理层面,建筑企业虽然注重房屋质量和品质,然而自身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及时的制定与落实,致使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2.3工程项目存在隐患
在建筑工程新项目施工过程中,常常因为工期紧张和预算不足等问题,导致工程施工现场防护不利,防护工具不齐全的问题。与此同时,有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也为工程项目施工造成安全隐患。另外,施工图纸一定要经过审查之后才可以投入施工;监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执行力度应加强,执行标准更为严格;监督方式尽量多元化;项目应经过验收之后才可投入使用。
3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整改措施
3.1提升工艺水平
对于当前的建筑施工而言,建筑企业需要不断的更新施工工艺,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的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新的施工工艺,通过对新工艺的认识,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进度,降低了安全隐患,先进的施工工艺不仅能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还能提升施工的进展速度,与传统老旧的施工工艺相比,新的施工工艺无论是质量、速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2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体系
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及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使质量控制和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设,是施工单位满足社会大众对房屋使用与消费需求的基础条件,因此施工单位应在提升质量意识的前提下,构建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在制度改革和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对现有的制度内容、惩罚手段进行完善与补充。其次,根据影响房屋质量的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等因素,构建相应的管理细则,明确责任主体,确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最后,确定管理流程,明确组织结构,将不同环节的内容、责任、目标及现状整合起来,以绩效考核的方式提升各管理客体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3.3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助于后期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比如,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地点周围进行考察,分析施工条件,根据施工的进度和目标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也要包括施工材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实行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施工作业完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质量验收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对建筑物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排查可能出现的隐患,并及时分析,解决问题隐患。
3.4强化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打造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不断强化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打造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首先,做好建筑行业质量管理培训工作,用来提升建筑行业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知能力,并在质量管理培训中教会建筑企业运用新知识和新手段进行质量管理。其次,建筑企业内部应做好人才考核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及制度,对管理者的管理方案、管理重点及问题处理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当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不合格,立即对管理者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培训,待考核合格后进行上岗工作。最后,在同级管理阶段,强化质量管理者的责任意识,让质量管理者明确自己岗位职责,并结合自身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出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案,用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3.5完善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监理部门要做好重点旁站和日常巡视工作,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施工项目要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于通过返修弥补等措施能够使质量缺陷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应当责成施工单位制定处理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核定后由施工单位处理,并对处理结果重新验收。对于通过返工、加固补强才能解决的质量问题,应当签发《工程停工指令》,责令施工单位递交质量问题调查报告,制定具体解决措施,再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探讨,最终敲定处理意见。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还可以通过科学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为建筑企业谋求更高的项目效益。所以,应及时地发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强化材料、设备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事故处理水平,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推动我国建筑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祥云.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03):206-206.
[2]李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展望,2017,27(15):263-263.
[3]成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