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建修复与维护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颖忻
[导读] 古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数千年的积淀,如何修复与保护,继承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关心的大事,修复与维修古建,最重要的是修旧如旧,保持原貌,把祖国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李颖忻
        佛山市业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摘要:古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数千年的积淀,如何修复与保护,继承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关心的大事,修复与维修古建,最重要的是修旧如旧,保持原貌,把祖国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关键词:古建筑  修复  维护
         1 前言
        谈起古建和古建修复,这几年来,对古建及其保护、维修兴趣甚浓。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所见所闻日益增加,自觉自己这些年来学到的知识比在学校学习时丰富得多,但仍感到肤浅,可以说我学到的只能帮助自己培养感觉和加深兴趣而已,这也仅是敲门砖吧!古语有云:“学而知不足”,以下谈谈本人在工作多年来对古建修复的看法。
         2 古建维修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华夏文明的积淀,从黑龙江到南海之滨,从丝绸之路到东海边广大的土地上,到处都散落了印证。今天要振兴中华弘扬民族精神,修复古迹,教育后代已刻不容缓。这几年来很多人对古建文物修复已建立了一个理念,就是“修旧如旧”,正确解释如何,大概是从文字上已能认识一二,其基本精神详细在《一九六四年威尼斯宪章》、《古建筑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文物法》等都有提到。但“修旧如旧”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就很艰难了。
        首先有关部门要知道那不是一所一般的房子,而是一座用当时优质的砖、木、石、瓦等材料加上千百个民间艺人的手工精雕细刻创造的一件生活必需的艺术品,现在这些艺术品大多都是破、旧、烂。但这正是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风吹雨打日晒,并在历史动荡中“熬”过来的精品。我们不能以这屋不是名人住过的,或还没有达到一百几十年历史为由,而对其拆卸、改造。因为这些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或是历史长河中某一段曲折的记述。看到当时的建筑就等于回顾了历史——明清时期、民国初期、二战后期、解放初期、大跃进时期等。文物古建拆了一间就少一间,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古建是那里历史的一个标志,哪怕只剩一砖一石也是近代历史,例如澳门大三巴等,因为那代表这个地方的过去。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广泛宣传我们过去的文明历史,要把那些古旧建筑看成文物让我们悉心爱护。对检修古建不只是修复,更重要的是维护与修缮保养。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有各民族、皇室及各地方的民居,比比皆是,各有特色,所以古建修缮是一个漫长的工程,也是一个文化系统的工程。
         3 修复的原则
        指导思想定了,那就谈谈修复工程要注意的几点。以《一九六四年威尼斯宪章》和国家相关规范结合为本,要在历史文化、民间传统方面力求保存真实一面。古建修复一定要先调查、后评估、再规划才能实施,完成后还要总结,因为古建修复和维护,必须遵守不改变古建原状的原则,原状就要引伸到两个问题:古建当时的建造状况和现存古建状况。另外,开始修复前必定要对古建进行全面调查。这就要依靠历史文献资料及以前的图纸或记录甚至重新测绘现状图。了解原来建筑历史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原来平面布局;营造法式特征和艺术风格,还要了解原来建筑的结构形式、材料、工艺和技术。调查现状主要了解现时环境的影响,目前自然和人为的损坏程度和历代对这座古建维护的现状,目前的管理状态。


        3.1评估目的要求
        评估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从历史年代去评估古建的价值,第二评估现有的结构受损程度及雕塑绘画是否能复原,第三结合古代和现代所使用的材料、工艺技术评估修复保护效果,第四评估日后修缮可逆性。我在多年中对现在古建修复的看法是:大多数修复都对古建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主要工人素质不高、工艺失传、材料难求。有很多时候技术不成熟就盲目施工,例如灰塑、彩画,特别是使用某些材料对原来材料有损害或得出反效果,例如彩绘工艺多是无机颜料,而现在是有机涂料,其效果、质感就逊色一筹,更有泥塑的底色对面漆在日后干透之后色泽亦可能不如人意。还有施工时,机具对原来材料做成物理性损坏,添加材料对日后修复可能影响重大。这都是评估时综合考虑的。
        在对某一古建的维修必须做出详细的修缮方案,主要注意几点:(1)原样保护;(2)消除病因;(3)尽量保持原貌,减少拆改,就算一时未找到理想的材料,暂不更换;(4)要具有可逆性(可再处理性);(5)和谐性(美容);(6)全面记录;(7)工艺方案(包含人才即师傅,材料的准备,工具准备)。
        3.2制定施工方案
        制定方案的目的就要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1)物体性质不变;(2)化学性质稳定;(3)不改变光学性质;(4)对以后的处理不形成障碍(这点十分重要,因为往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日新月异,故现在想不到的,不要为日后修复留下烙印,“后人会驾驭的”)。
        如果要引用现代材料和技术:(1)仅用于原结构或原结构材料的补偿、加固,例如顺德大礼堂的木楼板改为钢筋混凝土楼面;(2)用现代材料去替换原用材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再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清晖园的外墙青砖改为北京贴面仿古青砖,应用时应彻底了解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完整的技术资料,应按现有的操作规程及质量检查标准。
        工艺和技术方面主要是用以前的工艺技术为主,可惜很多失传了,例如顺德西山庙灰塑就没有以前那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一般都较呆滞。因为以前工人的手艺是一代传一代,口传身授,从小培养,目前的教育是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找不到以前工艺和技术,就用现代工艺和技术尽量达到其效果。现在很多艺术工作者用经验和科学还原一些工艺和技术,例如工艺美术学院,但价钱很高也有些工作者对过去使用材料了解不深,而在较长的时间施工时仔细注意其原有的工艺与材料,这样所需较长的时间)
         4 结束语
        修缮古建筑文物是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历史文化素质的工程。调查搜集资料不单体现地方历史档案工作实力,还要征集当地民间老一辈人的口述资料及社会各界提供背景资料,评估规划方面是体现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远见和对城市发展的融洽,而施工方法更是体现地区的科技实力。
        用梁思成先生的话“古建筑要老当益壮,不要返老还童”。


        参考文献:
        1.2000年广东古建施工员学习班资料
        2.余炽铿《建筑文物保育》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作者李颖忻,佛山市业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手机13702257961
         邮箱:343893664@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