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凤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出台的相关环保政策,我国对植树造林方面的工作重视程度逐渐增强。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还能够净化空气。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植被覆盖面积相对较少,还需要继续发展和提高。传统的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常导致植物幼苗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制约了林业的发展。而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促进了林业的发展,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方法;
引言
在当前我国近年林业种苗规模需求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下,提升林苗的有效成活种苗几率与有效降低因各种自然原因灾害导致林苗种苗死亡的危险情况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让我国林业基础建设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继续向前一步发展,这也就是现阶段我国林业建设工作人员本职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
1 我国林业育苗产业发展现状
育苗是林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有效的育苗技术则是育苗工作展开的前提,也是提高苗木质量与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当前的育苗工作大都采用传统的育苗手段,使其呈现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质量不佳的状况,也间接导致了我国林业产量较低的问题。立足于苗木质量的提高,要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科学的引用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育苗技术,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苗木。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更高质量的苗木也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在面对市场风险时,也更容易稳定局面。通过打造林业产业链,树立林业品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良性与可持续发展。对此,在技术投入视角下,林业企业要重视专家的作用,通过专家深入基地的方式,科学指导展开苗木相关工作。同时,还应有效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理念与先进经验,结合人才培养,提高我国林业产业的竞争力。
2 现代林业苗木育苗播种技术重点
2.1 苗圃土地的选择
育苗栽培的土壤需要深耕,以加大土壤疏松程度,提高其透氧性,之后耙平再进行育苗,育苗之前要对土地进行清理,清除土壤中的杂物。若是土地满足轮作的条件,则要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幼苗的生长情况等进行轮作;若土壤不满足轮作的条件,则要大量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的薄瘦,还可选择客土法进行改善。客土法是指根据土壤的基本情况,适量添加不同的拌和物以改善土壤情况。例如,沙质土壤可以混合泥炭土,黏性土壤可以混合沙土,酸性土壤可以混合草木灰等,客土法可提升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2.2 种子催生发芽技术
种子中的催芽催生技术操作是有效的实现提升作物种子发芽存活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催生发芽的操作方式主要方法包括:采用热水和其他温水混合浸泡等方法。也就是说将已经被筛选好的植物种子直接放在高温热水或者甚至是其他温水中进行浸泡。每一天都一定要注意坚持种子采用高度温水进行淘洗,从根本上才能保证每个种子的最高出苗发芽率。热水的主要物理作用也就是将种子外皮用水泡开,这样更方便种子发芽,将一个装有发芽种子的两个容器中依次加入适量热水,确保加热水和发芽种子的平均容量比为:去蜡法叫去蜡脱油法,这种处理方式对那些种子外皮内部存在着含有大量蜡渍的制或者可能是部分油脂的较为有效,主要方法是将整个种子表皮放在一个包含70℃的氨水溶液中进行浸泡,等到种子浸泡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将种子表皮的部分油脂和含有蜡制部分去除,然后用大量清水等冲洗干净之后,就终于可以开始进行种子催生发芽的处理工作。
2.3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认真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苗木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一旦发现苗木存在缺水现象,要及时的进行灌溉,补充充足的水分。如果长时间降雨导致出现积水,则要及时的进行排水,避免影响苗木根系呼吸导致死亡.
3 林业育苗管理措施
3.1 加强树种的选择和种子的处理
选种环节是育苗栽培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树种的质量决定了育苗的成活率和发育水平。在选种时要结合栽种地区的环境和土壤情况选择能够适应该地区环境的树种,同时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树种和合理的种类搭配,比如,乔木和灌木相搭配,针叶林和阔叶林相搭配,满足经济种树和生态种树。
3.2注意病虫害防治
在苗木生长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病虫害的影响,因此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在育苗期间,一旦发现病苗,要及时将其拔出,并喷洒药剂,避免出现大面积死苗等现象。立枯病是育苗常见病,在防治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喷洒波尔多液的方式防治,每间隔一周喷施一次。或者可以使用石灰+草木灰进行防治,每亩地使用量控制在130公斤左右即可。在防治害虫的过程当中,最好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技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化学防治技术,降低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4 林业造林技术方法探讨
4.1 栽苗造林法
栽苗造林法的应用,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然后选择健康的树苗来进行栽种,以便于更好的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同时也能够降低栽培成本。在应用该法的过程当中,要重点做好对苗木根系的保护工作,确保根系吸足水分,促进其健康生长。栽苗造林法的应用优势非常明显,适应性较强,能够更好的保障种子的充分有效利用。
4.2 分栽造林法
劈植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整棵树的所有枝条作为培育整株幼苗的常用技术。除了高生长成活率的几个特点之外,这种栽培技术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虽然资源的经济利用相对简单,但用这种栽培技术方法栽培的幼苗对整个土地的湿润性和孔隙度有非常严格的控制要求。一旦土地的土壤质地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可能会直接严重影响整株幼苗的生长成活率,也可能对整株树的正常生长状态产生不利影响。
4.3 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法主要在春秋季节造林阶段应用,对于温度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在春季土壤已经解冻并逐渐升温,通过在解冻前2小时内插条栽种到土壤当中,并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可以通过覆盖薄膜等方式,为苗木生长营造适宜的温湿度,促进其生长发育。在选择插条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其达到树龄和粗细要求,并做好修剪工作,然后对土壤进行灌水覆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4.4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就是把播种树木的整个种子直接播种到森林指定的一片林区,分为播种条播、撒播等,通常播种适用于森林大面积播种造林,并且同样具有播种操作简单、种植方便的种种优越性。但这种传统造林管理方法对种子播种的气候土壤条件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同时投入大量的技术人力资金进行造林管理,以便能保证每个种子的较高出苗率。另外,在封山造林中一般都需要种植一些像是大榆树、柞树等一些种子较多颗粒较大、来源广泛的乔木树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认真做好现代林业育苗及造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要重视对林业育苗技术管理工作,确保造林技术方法应用合理,进一步扩大林业面积,推动我国植树造林及生态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明杰.我国林业育苗工作现状及关键技术提升措施[J].乡村科技,2020(13):84-85.
[2]郑祥福.林业育苗技术与管理养护[J].乡村科技,2019(23):59-60.
[3]王玉萍.浅谈加快林业发展与提高造林技术的相关建议[J].种子科技,2019,37(07):109.
[4]张德新.现代林业育苗理念及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13):142-143.
[5]许延红.浅析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9):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