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病防治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7月20期   作者:韩乐
[导读] 自我国煤炭行业盛行之后,煤炭生产高度不集中,小煤矿、私立煤矿较多,不仅产能低、资源浪费严重、煤矿工人待遇差,由于安全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煤矿工人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韩乐
        长治市煤矿技术服务中心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摘要:自我国煤炭行业盛行之后,煤炭生产高度不集中,小煤矿、私立煤矿较多,不仅产能低、资源浪费严重、煤矿工人待遇差,由于安全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煤矿工人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逐渐形成了以地方政府监管为主、推动企业落实责任的机制。因此各企业对尘肺病的防护措施也是越来越重视,以三级预防为大的方向,从根源上降尘、除尘,对接尘工人定期健康体检并做好健康资料管理,对于已经出现尘肺病的患者,做好治疗护理工作,通过综合防治的方法,做好尘肺病的预防。
关键词:煤矿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防治
前言
我国最常用的典型采煤工艺系统包括:机械化采煤工艺、炮采采煤工艺和水力采煤工艺。由于炮采在地质结构复杂区域仍需使用,因此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在煤矿生产中,由于开采工艺的不同,产生的有害因素也有所不同,但最主要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多为噪声、粉尘、震动等。其中粉尘是危害最大,研究最多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粉尘对健康的危害较为复杂,以影响呼吸系统为主,包括呼吸道炎症、肺癌以及,包括呼吸道炎症、肺癌以及尘肺等。尘肺病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尘肺等。
1煤矿职业病分析
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又被称之为职业病有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影响职业人群身心健康和劳动力的有害因素。它包括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化学因素如铅、汞、苯等,物理因素如温度、噪声等以及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劳动组织、制度的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以及不良体位;生产环境中的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要求,缺乏卫生防护设施等。在现实劳动生产过程中,这些因素不是单一出现的,常常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这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将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全面的了解劳动者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以及水平,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预防职业相关疾病尤其是职业病的重要前提。职业紧张又称工作压力、职业应激等等,常常是指因工作负担过重、工作责任过大或工作岗位的变更等产生的压力,它既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增加工作效率、提高产能,也是一个影响工作能力和职业健康的消极因素。煤矿工人常常因为生产工作环境的恶劣、工种划分的模糊性、工作负荷的压力、职业发展前景的无望以及频发的安全事故等等原因,造成紧张和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长期过度的职业紧张会对人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可预估的危害,早期主要反应在心理问题上,出现焦虑、厌恶、倦怠等等。此时若不接受心理疏导,继续在高压的环境中作业,会对人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出现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胃肠道功能异常等等,最终对人的行为功能产生影响,出现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明显降低。因此本研究将探讨煤矿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煤矿作业人员心理、生理健康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防治措施
2.1粉尘
掌握煤矿粉尘产尘机理是实现粉尘源头治理的基础和前提。

将采掘、破碎、装运、转载、打钻、喷浆、爆破等煤矿作业环境统筹考虑,采用“四位一体”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多源粉尘产尘机理、粉尘多相多场耦合时空演化机理、多源粉尘综合防控理论体系,为煤矿粉尘分源精准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指导。该方向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 1) 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煤矿多源粉尘产尘机理及无尘化开采多相多场耦合演化规律,探寻不同来源粉尘防控新理论。
( 2) 研制煤矿粉尘防控科学实验仪器,构建大尺度真三维大型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实现粉尘产尘、运移、团聚、沉降等全过程真实模拟。
( 3) 开发固-液-气多相多场耦合三维数值仿真模拟软件,构建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类型粉尘的动力学演化数值仿真模型,对粉尘运移、沉降等进行真实反演。
( 4) 基于生产现场实测、实验室微观测试、大型物理模拟实验、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揭示不同粉尘防控方法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构建不同工况煤矿粉尘高效防控理论体系
2.2噪音
近几年,噪声对人体危害的研究逐渐深入。有研究表明,噪声和粉尘的联合作用不仅会对听力系统产生影响,对于血液循环系统同样会产生影响,出现中风、心脏病等。并且有报道称噪声污染与人们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在这次现场调查时,设备均在正常运行作业中,机械摩擦、碰撞造成噪声较大,对于噪声的控制应该同时着重于声源处降噪与作业人员个体防护,将噪声可能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煤矿工人的健康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生物遗传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以及职业紧张等。经分析研究发现该煤矿企业作业人员有超过9%的人群出现肺功能和听力功能的异常,且粉尘与噪声的超标会增加肺功能和听力功能异常的风险,同时发现职业紧张、肥胖、工龄以及工种影响作业人员生理健康。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生产性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管理,另一方面加强企业职工健康状况的监督,对出现肺功能、听力功能、DR胸片异常的人群及时调离岗位接受相应治疗,同时加强员工体育锻炼以及对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对肥胖和高血压等人群采取相应措施,鼓励职工戒酒、戒烟以保障拥有一个良好状态的身体。对心理健康较易出现的人群,如男性、工龄较大、学历较高等,对这些人群采取必要的个人心理疏导,并且加强对该人群的关心和照顾,将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结束语
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危险因素有粉尘、噪声、硫化物有毒气体、碳化物有毒气体、工频电场、振动等。此次调查发现该煤矿企业井下生产作业面存在粉尘浓度、噪声声级的超标,应针对粉尘浓度较高的工作地点重点降尘,以湿式作业为主,在不能进行湿式作业的地点采用封闭通风的方式抽出,加强个体防护用品按规使用的监督力度,对噪声较高的地点,首先排查器械运行状态,升级生产设备,按规定佩戴防噪耳塞,同时要让企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知晓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严重性,这样才能全面的阻止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侵害,预防职业病等工作相关疾病的出现,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家嘉.煤矿职业卫生检测及职业病防治探讨[J].化工管理,2017(17):84.
[2]周薇薇,申海萍,陆杰.南通市2×1000MW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5,31(17):2315-2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