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
山东日照市光明电力服务责任有限公司 山东省日照 276800
摘要: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跟客户管理规范程度直接相关,由于管理问题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供电企业与农村集体的低压电网享有共同产权,当设备出现损坏导致人身伤亡情况后,设备维修与相关法律责任划分都没有明确规定导致纠纷的出现,这不利于农村低压电力资产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低压电力;资产管理;规范
引言
农村低压电网是供电企业服务农电市场的载体和支撑,管理不规范将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供电企业与村集体对改造后的农村低压电网都享有部分产权,一旦发生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设备更换维修和法律责任等难以界定,造成责任不清、纠纷不断;二是村委会拥有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所有权,影响“两改一同价”和“彩虹工程”成果的进一步巩固;三是无法实施农村低压电网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阻碍电网的健康发展。为此,如何规范有序地进行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移交上划,妥善解决交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要不断进行思考和探讨。
1农村低压电力资产管理现状
1.1产权关系模糊
由于产权多元化,部分资产属于供电企业,部分资产属于村集体,产权关系有很多不明晰之处,社会上存在模糊认识,引起了很多误解和纠纷。如有很多人认为,移交后所有的低压电力资产都归供电企业所有,村民、村委会不再需要管理维护和承担任何责任;一旦发生事故,受害者认为供电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提出巨额赔偿。所有移交电力资产占用的土地,因原来的所有权人几乎全部没有办理用地或征地手续,供电企业实际上还未取得合法的完整产权。如配电室的管理,必须有相关的房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如果出现配电室影响街道的扩建等现象,而配电室占用的土地因双方的权利不明确引发争议。
1.2维护费用高
通常而言,农村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时间较久,且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较为薄弱,所以部分变压器往往是长期超负荷工作,配电变压器年久失修,逐渐老化。当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移交以后,配电变压器的维修费用会大幅增加,使得供电企业的经济压力突增。
1.3电费回收难度大
一直以来,农村电费回收具有一定的难度。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移交后,村委会不再具有电力设施维护的责任与义务,使得电费回收的难度大大增加,本身存在的收费纠纷、困难等都交由乡镇政府自行解决,而乡镇政府对电力设施已不再实行统一管理。因此,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对于电费回收工作的态度保持中立,导致收费难的情况更加突出。
1.4查处窃电、违章用电难度增大
当前农村窃电现象大量存在,实行“四到户”管理后,供电企业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电力设施日常管理必然有不到位的地方,发现窃电问题困难,即使发现了也难处理,乡镇政府、用电村支持供电企业查处窃电及违章用电的积极性不高。
2农村低压电力资产管理规范
2.1实行严格有效的合同管理,明确各方法律关系
一是对移交后供电企业需要村组织在日后管理中配合解决的问题和事项,以及村组织在电力设施保护等方面负有的责任,可在合同中作为村组织一方的义务加以明确。二是签订移交合同,明确移交范围、内容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所移交资产所有权的完整性,如配电房的产权证、土地使用证的过户手续等,同时还要约定债权债务的责任人。三是与所有的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
对不愿移交的低压资产,村组织作为用电主体,要与其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产权分界点及管理维护责任,防止因产权关系造成以后安全事故、费用承担等纠纷的发生。对于不在移交范围内的资产,村组织应作为用电方签订供用电合同。
2.2规范和明确资产接收程序
农村电力资产需移交接收的,应坚持程序合法、权责明确的原则,建议在政府的领导下,先选择部分经济条件适中的县进行试点,在此基础上统一制定农村电力资产的接收程序和操作步骤及其他有关事项,以便顺利移交和便于电力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主要环节应包括:由专业小组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登记标准、设计,农村电力资产移交清查登记表+格式、培训清查人员,逐村、逐项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按照农村电力资产的接收范围明晰产权,在充分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签定,农村电力资产移交协议书+,明确资产交接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公证,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同时规范和完善与农村客户签定的供用电合同,不留后遗症。
2.3争取实现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社会化管理
供电企业应主动协助县、乡、村各级成立管电领导小组,明确各级领导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电力设施、资产保护、安全用电责任,并落实好各级管电组织人员的补贴待遇问题,提高各级管电组织履行管电职能、配合供电部门解决问题、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积极性,保证农村电网的正常运行。
2.4积极争取政策,增加电力维护管理费
原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65号文规定了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的构成,明确“计入电价的折旧、大修费分别按改造后仍运行的原农村电力资产的5%和1%计算”。可见,足额核定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是实现资产规范管理的关键。物价部门要进行评估、测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价,增加维护费用。由于现阶段实现其他类用电同价的难度很大,把目前的“差价还息”部分并入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进行科学管理,在不影响用户用电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配变台区合理布点,降低线路损耗,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5参加资产保险,降低经营风险
参加电力资产保险和供电责任保险,提高控制和转移、化解风险的能力,构筑一道“防火墙”。供电企业同保险公司签订供电责任保险和电力资产保险,保费从供电企业的维护费中提取,运用保险来防范和转移经营风险,把不确定性损失转变为确定性成本支出,防范重大损失,为供电企业稳定发展分担风险、提供保障。建立投保、索赔制度和严格的程序,明确投保机构,完善保险合同管理。输配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等事故发生后,管理单位立即报告,及时向投保的保险机构报案、报损,启动索赔机制。作为非诉讼案件处理,采取录像、拍照、绘图等方式固定现场原貌,访问目击者,收集相关证据。公司财务、安监、保卫等部门协作配合,参与现场勘察、抢修、报损工作,实现各部门和单位的整体联动。
2.6多措并举,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和反窃电工作
供电企业管理工作要做细做实,将电力设施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层层包保,加强巡视工作和用电检查,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汇报。同时,广泛进行社会宣传,让群众认识各种违法行为,动员全社会参与,积极配合。实施“警企联手”,开展联合行动,依法规范农电市场,严厉打击窃电和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惩治、震慑犯罪分子,创造良好的供电环境。加大企业内部反窃电工作的力度,健全各项制度,严格依法办事,将反窃电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做到“四个保障”,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财力保障和法律保障,依法打击窃电违法犯罪行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管理工作中,供电企业需与各级单位通力合作,完善各项管理规范制度,以期有效解决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村电网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冯巍.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农村低压电网漏电监测系统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9(5):179-180.
[2]曾庆慧.提高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策略探究[J].南方农机,2018(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