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在我国矿山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机械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管理技术和仪器应用到实际的设备管理过程中,帮助矿山机械设备提高使用寿命,促进矿山开采安全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矿山开采;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措施分析
1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及优势
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综合性管理方法,其包括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应用等多种学科内容。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众多行业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矿山行业中应用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1.1能够提升机械设备运行准确性
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也在持续加快,对于矿山机械工件及设备的精确度提出了更加严格地要求。应用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精确程度,帮助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效率,对于各项设备运行参数和质量进行有效地把控。
1.2能够显著降低人工成本
应用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的人力操作带来的误差问题,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取代人工劳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与计算机技术有效结合,能够充分保障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降低发生矿山安全事故的概率,帮助矿山企业通过更少的经济投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3能够改善设备运行流程
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不仅为矿山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机械设备改善空间,而且能够为其创新、优化机械设备运行流程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可以运用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方法,对矿山机械设备的运行方式和矿物开采流程进行改进,促进企业升级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
2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2.1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虽然,目前信息化、系统化的机械设备管理方法已经逐渐地被各大的矿山企业所应用,但很多老一辈的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仍旧有着传统的管理思想,即使在现在的工作中已经应用了信息化的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但是这些管理人员的主观思想仍旧认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有着漏洞的,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大大地阻碍了机械设备管理全面信息化的完成。
2.2矿山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的矿山企业都将公司的短期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很多短期的项目对相关设备的信息化的要求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很多矿山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系统无法施展其才华,因此这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系统以及体系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从某种程度上讲,很多企业的利润的来源都是在矿山机械设备上,因此,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使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实现最优的配置,但目前很多的矿山企业设备管理者忽视了设备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经济效益这一点。
2.3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各大矿山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比较低,专业化的程度都有待提高。因此,很多的矿山公司会出现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但是公司的内部工作人员由于专业性不足无法完全的使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引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不能够为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作出贡献,反而会给这项工作增加难度。
3提高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及时对智能化终端设备进行技术更新维护
所谓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就是指相应的各项环境数据的采集专业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硬件系统主要是指包括传感器、分站等在内的原始数据采集设备,而软件系统主要是指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数据电子化设备,负责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电算化处理,从而实现一定距离的输送。为了加强终端采集数据的速度和质量,保证数据的即时性,应该在购入时进行价值判断以及及时对终端设备进行技术方面更新和维护,确保采集数据的速度和质量。
例如,为了解决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终端采集信息的速度慢和质量低的问题,在智能化终端的采购方面,应该选择核心技术水平较高的芯片,保证终端数据采集和计算过程的快捷有效。智能设备在研发和使用方面良莠不齐,选择智能化终端时应对设备性能进行严格的论证、测试和试用,保证在大面积推广使用智能设备前确保设备运行可靠稳定、采集数据真实有效,经过对智能化终端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判断其能否适应矿山井下的恶劣环境,再对是否使用此类智能化终端和购入的数量作出决定。在智能化终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方面,矿山应该建立完善的智能化设备更新维护制度,加大培养技术人员,定期地对井下工作的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采集速度、准确度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科学判断其能否继续胜任数据采集和环境监测工作,对于性能不达标的终端设备,应该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智能化终端采集数据的准确高效。
3.2适时对智能化终端进行技术保养
在矿山井下的恶劣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腐蚀性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不仅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而且严重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此,矿山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和智能化终端设备的耐用性,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
例如,为了适应矿山井下恶劣的生产环境,提高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应该选择有质量保障的大厂商产品,并对产品进行模拟井下环境的检验,观察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终端在此类环境中的抗腐蚀和抗干扰的能力。在日常保养方面,矿山应该派专人进行智能化终端的保养,可以采取给智能化终端例如气体分析仪外壳覆盖防腐蚀薄膜的形式,防止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对终端的危害,还可以给相应智能化终端的表面喷涂有机涂料,也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在环境的改善方面,矿山应该减少巷道内像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腐蚀性气体的含量,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于工人的身体危害,还可以减少对智能化终端的损害,有利于增强终端的使用时间,提高质量。对此,应该加强对于井下的通风管理,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采取适时开闭通风管道的方式,科学控制空气进入量和输出量,保证井下环境有害气体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通过智能化终端的采集并通过传输送至控制中心进行比对分析,然后进行具体操作,实现了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自我保护。
3.3加强周期检修科学化调整
矿山机械设备单独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总是要服务于生产。设备的开动率直接影响生产量,而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原产品、过程产品、半成品等同样对机械设备的易受损件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矿山机械设备检修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坏了直接更换新的,这类设备价值比较小,同时对生产影响比较小,可忽略;二类是有备用的设备,出现问题了,一般是指易损件,直接在生产过程中调换倒配,不影响生产;三类是生产中的大型设备,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是计划检修(周期检修),对于检修周期的确定往往是只凭感觉、经验和简单的数据,很难列出具体详细的数据综合分析。检修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毕竟对生产以及成本有重要的影响,很多时候从拆下来的易损件看,还能用一段时间,必须保证机械开动率,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备件的使用周期,尽量减少检修次数,才能使生产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矿山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在其中得到良好运用。信息化管理用机械操作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操作,使机械设备能够自主运行,大大提高了机械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了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帮助矿山企业节省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郝洪锋,臧营.浅议信息化技术对矿山机械管理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8,000(012):140.
[2]刘勇.信息化技术在矿山机械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9,000(031):P.1-1.
[3]周启明.以互联网+设备信息化管理破解矿山设备管理工作难题[J].中国设备工程,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