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伦艳 邹坤涛 黄凯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麻江供电局 贵州省 麻江县 5576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电力资源,已成为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和挑战。目前, 我国已经制定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法律制度,很多电力公司并没有完全落实国家的相关制度,从而导致可靠性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后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供电可靠性管理与监督力度,结合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不断创新优化我国供电可靠性系统的管理模式,从而发挥管理系统的最大优势。同时,电力公司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供电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确保供电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关键字:管理;电源;可靠性;
1当前影响我国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1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因素
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最大的是供电质量,即用电系统所用材料。建材作为工程建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物质组成部分,如果不能选择合适、合格的建材,那么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就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建筑材料的真实可靠,保证建筑材料的合理供应,充分利用可用材料,避免浪费,在保证我国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合理配置。
1.2电力系统所处的外在环境
电力供应系统所处的地形、地质、气候、气象、风雷等条件。这是影响电力供应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在建立电力系统区段时,应充分考虑天气、地理等外部环境条件,避免造成设备短路,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
1.3电力供应机械因素
电源的质量与电源的可靠性密切相关,选择合理的电源机械设备更有利于保证电源的可靠性。电力系统有关人员不仅要运用先进的技术,还应熟悉供电机械和设备的操作程序,避免出现变压器故障、设备线路老化和超负荷运行等现象,同时要加强对供电机械和设备的定期维护、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长时间高效运行。
1.4人为因素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供电员工的野蛮施工、操作失误、供电设备的失窃等,因此应从供电员工开始,对供电员工进行必要的供电知识技术培训,提高施工员工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可通过激励政策,增强供电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2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组织措施
2.1建立可靠性管理网络和提高管理意识
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必要的联系,只有供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才能保证人们生活与生产工作顺利的开展。因此,电力公司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的重视。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实现对供电系统全过程管理,从而确保电力供应能够安全稳定。影响电力供电系统稳定的因素中人物因素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对供电系统监督与管理力度,实现高效管理的效果。管理人员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并且不断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对专业技术知识的理解能力。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比较迅速,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成熟度逐步提高,在进行电力系统的监督与管理中心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操作出现的错误,提高工作的准确性。电力供电系统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保证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总的来说,电力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必须要依靠完善的制度以及有效的管理,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2以供电可靠性为中心,优化检修停电管理
电力设备维修是对设备的正常维护,维护的好坏影响供电质量,为了在维护过程中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需要充分重视相关电力设备的维修工作。电力工程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影响。因此,检修部门在进行检修工作前必须针对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该区域的检修计划。在检修的过程中要尽量集中检修,避免停电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检修部门的技术人员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分析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使用高效有用的方式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修,确定故障出现的位置以及故障出现的原因。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不断优化停电检查系统,从而实现建筑工作的高效性。技术人员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技术人员的施工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技术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要将检测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并结合数据分析系统中故障的原因以及部位,逐步提高监控电源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能力。
2.3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充实抢修队伍
为了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在供电企业的生产运行中,必须不断降低设备的故障率,这是提高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有力措施。要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就必须全面加强监管力度,削弱设备故障的影响因素,做到电力设备的有效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消除缺陷和隐患。电网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在保证有必要的日常维修和检修力量的同时,还建立了突发故障的紧急维修队伍,做到紧急维修队伍的培训与工作相结合,多了解管理区段的设备运行情况,如果发生故障,能够立即作出反应,第一时间进行快速抢修,利用实战演练的机会,锻炼抢修队伍的紧急反应能力。
2.4提高电力供应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供电部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掌握先进的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技术,能熟练地使用输变电设备、配电网设备,并能有效地进行预测系统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供电系统管理人员要做好培训工作,并组织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学习。同时,供电系统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为供电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5加强可靠的目标管理
电力公司的职能部门设置的比较多,每个部门应该结合自身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部门运行的工作目标,结合目标的情况实现对各个部门的工作的考核管理。每个部门可以选定自己的参考目标,然后不断完善自己的部门职能,修订和调整自己部门的目标以及状况。同时,电力公司要不断优化创新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模式存在的真正价值。可靠度管理平台的主要作用是辅助企业的电力生产管理工作,改变了传统的断电、停电数据统计和整理的工作模式,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加强断电这一环节的管理力度。在电力中断情况下,能有效地检测电网的故障,保证线路畅通,配合供电企业的电力管理工作,在电力中断调度等综合计划之间取得平衡。最后,加强了电力生产与各地区停电检修工作和供电可靠性之间的联系,结合人们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的停电检修工作,使电力生产的可靠性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总结
供电可靠性管理系统建立在供电可靠性基础数据和供电运行数据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技术人员要通过数据的交换和分析,找出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并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目标管理、故障管理、配电网可靠性管理的水平与质量,这也是当前形势下供电可靠度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对于电力供电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电力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的重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供电系统的运行能够正常与稳定。
参考文献:
[1]袁德富,张勇军,李邦峰.供电可靠性管理创新模式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38(11).
[2]瞿海妮,刘建清.国内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比较分析[J].华东电力,2019,40(9).
[3]陈劲达,崔泰琰,姚腾飞.浅谈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J].中国西部科技,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