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庆锋
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电能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具有更加便捷、安全和清洁的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的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等意义都很重大,不仅实现保护能源的目的,还能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由于电能自身的的优势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本文主要以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的重要性展开讨论,详细的介绍了电能替代的优势,并提出了支持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的举措,进一步推动电能替代在电网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电网企业;电能替代;重要性
引言
我国能源与生产力呈逆向发展,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而石油、天然气能源主要依靠进口,受制于国际能源市场,不时会出现“油荒、气荒”季节性紧张局面。目前,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且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越来越严重,大量的散烧煤和燃油消费都是造成严重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的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等意义都很重大。电能的普及可以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在满足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减少煤、石油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1.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重要性
1.1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在农村或者偏远山区,煤炭、木柴等燃料被广泛应用,大量散烧煤未经洁净处理就直接用于燃烧,在城市,燃油机动车、燃油动力装置大量使用,不仅产生大量的CO2、CO、SO2气体,引起酸雨、温室效应等现象,还释放悬浮颗粒,损害人们身体健康。
电能替代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环保减排效应显著。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减少煤炭、石油化石能源消耗,既符合新时代的节能环保的理念,又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环保部等八部委出台《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在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等领域稳步推进电能替代,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约27%。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左右,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并保护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1.2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数据显示,按照目前世界平均开采强度,预计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开采113年、53年和55年。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巨大,不断开采和利用传统能源,只会造成煤炭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枯竭。同时我国在传统能源利用方面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经过调查发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发挥出足够的社会价值,能源利用率普遍较低,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家庭平均用电量远远低于美国,资源利用率差距较大。而电能替代可以缓解这一难题,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有关数据表明,电能的经济效率是石油的3.2倍,是煤炭的17.3倍。
1.3有利于构建新型电力消费市场,提高生活品质
在能源开发领域,推动实施电能替代能够有效缓解弃风、弃光、弃水,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绿色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在用电领域,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清洁取暖、港口岸电和家庭电气化等电能替代项目,有利于扩大电力消费,构建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电力消费市场,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及替代新技术进步,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让人们享受更加舒适、便捷、智能的电能服务。
2.电能替代可持续发展策略
2.1拓展电能替代广度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印发电能替代实施方案,在公司经营区域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积极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2017年,国网公司印发“十三五”电能替代规划,提出六项重点措施,在清洁取暖、工(农)业生产制造等五个领域全面推进电能替代。为此电网企业要结合地区实际,研究分析各类用户行业特点细分客户,结合现有优惠政策,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策略。从2017年开始,公司在食品、制药、纺织、化工等生产工艺需要热水或蒸汽的行业,重点面向新办工业用户推广直热式电锅炉;在造纸、农业加工、干面加工、饲料加工等需要热烘干的行业推广电烘干设备;在玻璃、建材行业重点推广电窑炉;在油气钻探领域,推广油气开采钻机“油改电”;在餐饮行业,大力推广“电火锅”。
2.3创新服务模式
加强宣传引导,制作宣传彩页,通过上门走访、大客户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媒体平台等渠道,积极宣传电能替代优势及工业企业电能替代单一制输配电价优惠政策,推动潜在用户实施电能替代。
发挥电网企业客户服务及客户资源优势,提前介入客户用电需求,与客户建立起“朋友圈”,实时了解客户替代需求。针对潜在替代客户,提供电能替代建议方案,针对工业企业电能替代项目,协助用户申报省级电能替代实施计划,争取优惠政策支持,增强替代意愿。
2.2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建设
电能替代技术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技术的融合体,核心技术包括分散式电采暖、电锅炉采暖、电加热、热泵、电蓄冷空调、工业电窑炉、港口岸电、电动汽车、家庭电气化等。在当前能源价格水平、政策支持条件下,除油气开采钻机“油改电”、电磁加热装置、电窑炉具有一定技术经济性外,电锅炉、电采暖等运行成本高,技术替代性较差。因此,加快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多方共赢的市场化项目运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安全、高效、智能化的电能替代产品技术创新,根据不同电能替代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集中攻关电锅炉、分散式电采暖、电窑炉替代产品及替代工艺。
2.3争取政策支持
工业领域电能替代项目由于涉及电力增容,初期投资较大,且相对于燃煤、燃气运行成本,技术经济性较差,运行费用较高,在当前补贴退坡和电价的情况下,实施电热直供热水系统比燃煤、燃气直供热水锅炉系统仍不经济,严重影响用户替代意愿。另外,居民家庭收入参差不齐,当地政府可以调查居民的经济情况,建立扶持政策,向贫困家庭普及用电设备,并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出台居民电能替代优惠电价,保证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品质生活。因此电能替代的普及和长远发展需要依靠国家政策和法规支持,并持续加大补助资金投入。
2.4保障电力供应
电能替代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科技的发展,每家每户都有安装大量的电气设备,便增加了耗电量,势必给电网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结合现状来看,部分农村地区低电压问题突出,城区部分区域配网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负荷需求,因此各政府需要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并格外重视对薄弱地区电网建设的改进,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电网企业需要熟练掌握电能替代技术,能够将电网建设与电能替代技术密切联系,在建设过程中学习国外先进的电力经验和技术,增强电网输配电的能力。
结语
再电气化将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根本路径,综合我国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可循环利用的电能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对能源和生态的保护。但是不少企业、居民环保意识较差,实施电能替代意愿不强,而且电能替代技术仍须升级换代,国民应用电能替代技术的意识差等问题显著。电网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我国电力建设。
参考文献:
[1]周玉霞.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重要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4216.
[2]赵连斌,王彩秀.浅析电能替代技术应用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3):201.
[3]孙芳芳.电能替代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7):1629.
[4]] 唐伟、张煜.国网能源院.电能替代实施现状及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电力,201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