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威
42010719831015****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市政园林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为了更好地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强化海绵城市理论,必须切实加强海绵城市理论的认识,并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始终以海绵城市理论为指导,致力于城市园林设计水平的提升和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主要就城市园林工程中如何加强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园林工程;运用
引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地对城市洪雨水进行管理的一种新概念,目前,在许多城市已经被投入使用,它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突出的水问题,以及生态和环境问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实现正是通过大量的植被种植,因此,政府应加强园林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进一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做好提供充分的保障。接下来,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1概述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工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缓解城市泄洪压力,将径流污染降到最低,促进雨水最大化的利用和城市景观的改善。所以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工程更加注重的是生态优先,将自然和人工措施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当前我国的水资源较为短缺,同时面临水质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频发的窘境,使得水生物的栖息地大面积丧失。为了解决这一系统性而又综合性的水问题综合症,就需要将海绵城市建筑纳入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安全格局理念。而这些水问题综合症又并非水利部门管理下出现的问题,其属于系统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所以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主要是结合我国水情特征与水问题。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加强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应从传统的水适应人转移到人适应水的价值观上来,并以景观为载体,致力于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作为根本,从而在促进城市生态问题综合解决的同时,更好地采用多尺度构建方法进行海绵城市的构建和发展。
2市政园林工程中海绵城市理论技术应用形式
2.1建设下沉式绿地
从当前情况来说,城市绿地主要采取的是高于道路路面的形式,使用高的条石,将绿化带和道路隔离,不利于雨水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强调的是吸水性,使得城市犹如海绵一样能够吸水。在具体实践中,多采取建设下沉式绿地的方式,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此类型绿地,是利用下沉绿地,扩大调蓄容积,实现蓄水和净水的目标,通常建设湿塘和湿地等。
2.2绿色屋顶
结合屋顶种植物的实际需求,根据屋顶荷载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基质深度。在建筑屋顶中,应用此方法,实现绿化,是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常用的创新方式以及理念。屋顶绿化工程,其利用植物,净化城市环境,起到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污染的作用,而且促使节能减排,是海绵城市技术中的主要形式。
2.3园林种草沟
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实现园林绿化,多采取建设种草沟的方式,促使绿化目标的实现。此方法的应用,通过在地表沟渠中,种植绿色植被。绿化城市还可以利用沟渠,实现排水功能、收集水功能以及净化水功能。将植草沟和市政排水系统相互连接,在雨季期间互通,不仅能够净化水源,还能够提升城市排水水平。
3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园林工程的具体运用
3.1制定完善的市政园林设计规划
在开展市政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务必要做到因地制宜。而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求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要认识到传统排水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雨季时城市建设采用的排水方式主要有暗井排水方式,或者是利用路面坡度进行排水,而上述排水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发生暴雨时受到各种杂物的不良影响,排水路径会发生堵塞问题,由此会造成积水问题的产生。按照海绵城市理论的思想,在排水过程之中可以充分利用下沉式绿地、透水砖、雨水花园以及植草沟等,在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同时,可以起到洪涝灾害的作用,从而将城市自身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2科学开展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
大量的降水会影响土地的渗透性,所以雨水下渗与雨水收集等是园林工程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设计人员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设置道路渗滤沟,积极的开展园林工程建设。除此之外,要改进并优化排水功能,实现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了提升地面的渗水性与稳定性,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进行透水层的铺设,或者是将石子铺垫在道路两边,从而进行雨水分流与渗漏。与此同时,在园林内部可以加强生态水渠的建立,将其打造成一道园林景观。要注重明渠与暗渠的设置,其中,明渠建设中要利用石子以提升渗透吸附能力,暗区艰涩和中要加强排水沟的设置。
3.3基于园林雨水储蓄系统的分析
在市政园林工程中,雨水储蓄系统主要有集雨类的绿地、人工湖和地下储水池。其中,绿地主要是在植物配置时采用不怕湿涝的植物,当多余雨水进入绿地之后,这些植物就能有效的储水,从而达到储水的目的。而人工湖主要是提高园林的意趣,同时还能储水。所以在施工中应注重水生植物科学的配合,确保湖水清洁。而在地下储水池中,主要是在园林内设置,这样就能有效地在地下设置园林生态水渠和道路渗滤沟,以存储雨水缓坡水,最终达到二次利用雨水的目的。
3.4科学设计雨水净化系统
土壤渗透一般来说具有净化雨水的作用,草坪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同时,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从而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除此之外,园林工程设计中要开展生物处理与净化,实现对雨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分解,同时可以利用植物吸收水中的杂质,从而达到净化水的效果,优化园林工程的建设。此外,在开展园林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城市水生态敏感区的保护,要实行生态水敏感区(湖泊、河流、湿地)与城市排水系统的衔接,在这个过程之中要明确城市雨水的排水出路与排水区,实现对河流径流的保护。此外,通过市政园林工程中的湿地、花园以及池塘等应用,实现对于雨水径流的严格控制。此外,要结合城市土地性质、地质条件以及功能区划分等方面信息,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明确城市重点建设范围及其年径流控制总体目标,从而为海绵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必要的指导。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形象、城市宜居性、城市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政府注意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规范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可以充分保障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质量。具体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时,可以选取合适的植被,并且遵循海绵城市工程的布局思路,实现真正的渗水,蓄水,排水和净水,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城市的生态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冯豪.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04:134-135.
[2]柳小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居舍,2018,35:85-86.
[3]张骞.简述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6:121.
[4]陈洋洋,苏欣.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6:146.
[5]梅皋奇.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9(4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