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世 史玉梅
平度市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平度 266700
【摘要】水池类薄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序比较复杂,防水质量要求较高,本文结合薄壁混凝土结构施工实际,提出了以控制薄壁混凝土结构裂缝提升薄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观点,在分析薄壁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供了薄壁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以控制材料和温度为主线的防治薄壁混凝土结构裂缝措施。在薄壁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配备专业振捣手及足够数量振捣棒,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和振捣密实。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冷缝、漏振等现象。同时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及相关的规范执行。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模板加固采用止水对拉螺杆。确保薄壁结构混凝土防渗达到要求。
【关键词】薄壁;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一、薄壁混凝土结构易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各种水池多采用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水池的防水等级较高。由于水池墙壁薄,施工难度较大,在混凝土施工工艺过程中任何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水池主体结构产生裂缝,致使主体工程防水失效,严重影响水池主体工程质量,因此,在水池薄壁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只有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才能保证水池主体工程的最终质量。混凝土结构发生渗漏,主要是由混凝土结构本身在施工结束后产生的裂缝所导致的。在薄壁结构混凝土施工中易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设计构造原因
在设计时考虑不周,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如混凝土构件断面、开洞留槽应力、构件预应力施加、构件钢盘配置、构件收缩变形、附加箍筋或吊筋设置、结构缝设置、混凝土等级配置等,在设计时如果考虑不周,都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病害,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1.2材料原因
材料是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病害的又一重要原因。比如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间断级配;骨料针片含量过大、粒径过细、用灰量用水量过多;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掺量不适宜;水泥品种选择不当,对收缩值考虑不周,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矾土水泥、快硬水泥等各品种水泥的收缩值之间并不相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水泥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等原因,如果在使用时未作充分考虑,按照标准进行选用和配制,将会导值混凝土收缩增大,产生裂缝病害。
1.3施工工艺原因
施工工艺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病害的又一主要原因。在实际施工中,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病害的原因很多,如集料、骨料的运输、搅拌、浇灌、捣实存在缺陷和疏漏;未按要求和标准进行养护,混凝土早期脱水;模板搭设不当造成漏水、 漏浆,或支撑下沉、过早拆模或拆模不当等;施工过程未注意钢筋表面污染问题;在混凝土浇注时对水化计算不准,未注意混凝土降温和保温工作;现场预应力张拉不当出现超张或偏心等情况,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病害。
1.4荷载原因
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病害的荷载包括施工中的荷载和使用过程中的荷载两大类,两大类荷载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如混凝土早期受震、构件堆放挤压、运输碰撞挤压、吊装时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中张拉应力值过大等都可能产生裂缝。使用荷载所引起的裂缝病害,一般常见于梁、板等受弯构件中,通常普通混凝土在承受 30%-40%设计荷载时,就可能出现裂缝病害,这种裂缝一般靠肉眼不能察觉,对使用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被称为无害裂缝。但当构件承受荷载达到极限破坏荷载时,也就是设计荷载倍以上时,所产生的裂缝将会严重影响构件的使用性能,通常超过规定宽度即的裂缝,即对构件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成为有害裂缝,对这种有害裂缝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
二、混凝土薄壁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
2.1合理设计
设计是否合理,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温度效应、收缩效应,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相关构件的荷载情况。对于处于约束下的结构因为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需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裂缝产生,对于处于无约束条件下完全处于自由变形状态的结构,则应有足够变形余地,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结构方案和使用不同材料。对于结构断面,应尽量在设计时即避免因为断面变形所引起的应力效应,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2.2做好材料控制
一是进场的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及混凝土拌合用水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取样送检,进场水泥及外加剂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水泥运输到位后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储存,防止潮湿结块变质。水泥的储存时间与其类型相关,袋装水泥的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的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快硬水泥的储存时间不超过1个月。二是选用合理的配合比。在保证正常的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细掺料,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环境保持稳定,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水土比。三是选用优良的外加剂。
混凝土的性能受外加剂的影响较大,选用合理、优良的外加剂对混凝土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如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2.3做好基础处理
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分为两大类型,即岩基(又称硬基)和软基。水池在主体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使水池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整体性,均一性、抗渗性及耐久性。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开挖,灌浆,防渗墙、桩基础、锚固、置换法等。
2.4现场施工控制
除了材料和设计外,现场施工也是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混凝土浇捣时,要注意振捣棒插拔速度,应快插慢拔,对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要用不同的振捣时间,避免出现过振或漏振情况。为了排除凝土内部水分和气泡,应尽量采用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技术。 在构造模板时,要防止因模板间的变形引起混凝土裂缝,使用具有足够刚度的模板和支架,以免在施工荷载作用下造成模板变形。拆模时间要注意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将会造成早龄期混凝土的损坏和开裂,过晚则容易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错过最佳养护时机。新浇混凝土应特别注意早期养护工作,尤其是构件的湿润养护,尽量减少混凝土在早期产生收缩。对于厚大体积混凝土,要充分考虑水化热问题,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水化热高峰集中出现,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温度裂缝。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漏浆、不离析,使混凝土在入仓前的坍落度达到设计配合比所规定的标准,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浇入模板。混凝土从搅拌机中被卸出到浇筑完成不得超过设计、规范规定的时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从搅拌地点到浇筑工作面,混凝土必须保证以最少的运转次数和最短的时间在初凝前完成浇筑。
2.5做好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施工缝位置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位置,施工过程中施工缝位置的留置及处理至关重要。留置构筑物混凝土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竖向施工缝。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对于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500mm的竖壁上。施工缝可以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但是橡胶止水带是呈柔性的,安装时难于固定,及具有柔性变形的特性,且易在浇注砼时受挤压变形移位,从而导致局部渗漏水,而且橡胶止水带易老化失效。所以我们施工中采用4mm厚的钢板作为施工缝处理的止水板进行加工按照处理。
三、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裂缝病害是常见病害之一,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不良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从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出发,从多方面入手,包括设计、材料、施工等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病害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林波;郭春霞;;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年09期
2.李守卫;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实践中控制措施的探讨;价值工程;2011年08期
3. 孙海燕;浅谈混凝土裂缝[J];内蒙古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