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磊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传统环境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预期管理目标的情况下,转变管理思维,探索应用信息化手段的环境管理模式成为发展趋势。环保信息化是一个技术创新与管理转型相融合的复杂过程,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环保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阐述其环境数据资源中心的搭建,分析影响环保信息化建设的5个重要因素,即前期需求调研、管理机制体制、项目建设目标、资源资金投入和政策环境,为其他区域的环保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管理;大数据
引言
当今,我国的环境信息化管理工作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实际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使得环境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较低,从而使它在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目前,只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加以解决,才能够使我国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发展。
1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化现状
环境监测预警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确定环境质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跟踪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尽可能及时预警并响应环境突发事件,为环境管理、污染预防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信息化是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成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环境监测,90年代末,开始尝试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本世纪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提出,使传统的监测方式及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信息化建设差异较大,数据收集、储存及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区别,目前我囯基本建立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初步完成了重点污染源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农村和土壤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管、固体废物监管、排污监管等监测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较传统环境监测预警有了质的提高,使环境管理得以实现突破性进展。
2信息化环境下环境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环境数据底库采集
环境数据收集是环保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的基石。为保证系统能长期有效运作,采集的数据必须覆盖整个环境管理业务,且具备全面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环境数据底库不仅集成了浦东新区环保局内环保处、环境事务中心和环境监测站目前在用的业务平台数据和业务台账数据,而且采集了浦东新区环保局以外其他业务协同部门的相关数据。数据包含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水务云平台数据、危废固废管理数据、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数据、监测监察数据和环境规划数据等。主要数据按更新频次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按类型分为污染源数据、环境规划数据、环境质量数据和业务管理台账。
2.2对管理者的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进行强化
目前,只有使相关的环境管理人员不断的加强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才能够使我国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推进,才能够使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相关的环境管理人员除了要使自己的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得到加强,还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从而带动部门中其他的工作人员也积极的树立起信息化环境管理的意识,使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中更加的积极主动。所以,只有相关的环境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得到了加强,才能够使我国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顺利的展开并快速的推进。
2.3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化资源共享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数据进行共享,有助于提高资源整合。
目前部分资源虽然呈现共享状态,但获取成本较高,也无法达成长期共享的目标,因此也无法将这种模式看作为真正的数据共享。只有将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共享,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形成大数据形态,为了有效避免传统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应用局限,随着环境监测大数据的不断增长需要构建一个自适应的环境监测大数据共享管理平台来增强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服务,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公共的数据信息库,完成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等功能,使数据管理与服务的接口完全清晰。
2.4环保业务联动管理
基于环境业务的综合性,环保信息化平台建设必须实现内外现有环境管理平台的互通。目前系统已对接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系统、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上海市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浦东水务云平台等区级或市级平台系统,实现环境数据的展示与交互。例如,“一源一档”功能对跨部门、跨局接入的数据进行了有效分类、梳理、整合和利用,包括二污普数据、排污许可证数据、环评审批、备案、验收、监测数据、环境信访和行政处罚数据等。根据数据属性划分9个功能板块管理,即基本情况、生产情况、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废排放、环境监测、环境风险、信访投诉和行政审批。通过界面展示污染源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可实现各业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联动协同管理。
2.5提高人员素质以及地方政府的行政制约能力
我国在开展环境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应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综合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从而使他们的技能和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地方政府还要推出多种行政管理手段对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制约。例如,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立奖惩制度,从而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使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最终使我国的环境管理问题更快更好的解决。
2.6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由于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化中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环境统计系统、环境评价等系统的应用,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关系着环境保护信息安全,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安全关系到我国环境战略的重要数据资源,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技术要求,提高无线网络、移动办公、虚拟化平台等新技术发展形势下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国产化技术和产品应用,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2.7“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信息类技术规范
2007年国务院节能减排“三大体系”中的“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中被安排了11项信息类技术规范文件的编制。围绕污染源自动监控业务的基础信息和减排业务流程,制定水污染物名称代码、废水类别代码、废水排放规律代码、废水排放去向代码、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代码、气污染物名称代码、燃料分类代码、燃烧方式代码、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环境信息元数据规范和减排业务流程规范第1部分: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规范代码。在编制过程中通过调研、研讨活动,充分体现社会的广泛参与性,同时也紧密结合环境管理要求。现已完成报批稿,近期将发布。
结语
对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而言,环保信息化的发展将极大地颠覆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环境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多类型、跨部门的综合业务,在环保行业发展信息化是一个技术创新与管理转型相融合的复杂过程。本文在调研上海市浦东新区环保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环保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初步实现了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搭建,总结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5个重要影响因素,即前期需求调研、管理机制体制、项目建设目标、资源资金投入和政策环境,可供其他区域城市开展环保信息化建设参考。
参考文献
[1]马文进.信息化推进环境管理创新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9):184-184.
[2]谢冠君.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助力环境管理创新———基于福州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海峡科学,2016(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