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7期   作者:白冰 王世宇 王方济
[导读] 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带动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发展。
        白冰 王世宇  王方济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带动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投资与关注力度。作为城市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市政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和提高,就必须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出发,不断发现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优化处理,从而逐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管理质量,为工程建设质量的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管理;重要性;路径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是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有效优化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是对施工阶段成果的呈现,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保证施工整体质量有效提升。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不但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整体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确保市政工程施工企业能够获得良好发展。
        1.2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强化市政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有效增长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市政工程现场施工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工程现场管理不充分、相应的管理意识缺乏、施工现场材料随意堆积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施工现场管理,而且严重制约施工企业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施工质量,不但对施工效率有着很大影响,对施工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对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施工企业为了能够确保经济效益的增长,就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2.1缺乏现场管理机制
        我国市政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在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市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与整体发展工作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和对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加强。现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施工现场中出现了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施工现场混乱的现象,后期将会使施工进度及质量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且不利于市政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2.2缺乏合理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施工对材料的使用量非常大,同时在市政工程中材料整体费用的支出也占到了整体支出的较大部分。但是在许多企业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材料管理的重要程度认知不够,在采购过程中没有进行仔细的材料质量检查工作,也没有在后期的材料使用及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另外,因为没有做好材料使用的记录分析和管理工作,导致许多材料被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这也是企业经济损失的重要来源。
        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路径
        3.1健全市政施工监管团队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企业内部应当建立起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的监管梯队,同时工艺技术负责人辅助负责人完成施工与质量监管的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的施工监管队伍。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不仅要了解市政工程的更施工环节,同时也要对相关的施工作业流程有所了解,监督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除此之外,市政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的掌握和推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技术,确保熟练掌握作业流程,自身要成为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实践者。通过这样系统完善的监管队伍,在施工做出中根据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管理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市政工程管理的质量。


        3.2建立健全现场管理机制
        市政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的环境分析与控制工作,结合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结果,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计划方案和质量管控方案,施工人员也需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施工操作。在市政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其重点是要从整体入手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完善相应的现场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为后续的科学管理和规范性管理提供指导。而负责市政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改善人员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按计划施工的工作能力。还需要加强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及质量保证工作,以此保障整体市政工程施工的高效性及稳定性。
        3.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的材料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管控,重新设计市政工程材料的购买计划,形成全面完整的市政工程材料购买方案。购买材料前,工作人员要对材料市场进行综合考察,并且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综合考量成本、技术和质量等各方面要求,对供应商和市政材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评价,保证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成本,将施工成本控制在预估范围内,并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除此之外,在确认好市政工程材料的供应商之后,还要控制施工材料的运输成本,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和购买人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定施工材料运输的路线和时间规划,确保材料的购买时间与施工实际需要在进度上相一致,避免出现施工材料不足、损坏等问题。
        3.4强化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控是整个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单位的命脉所在。在质量管控环节一般从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两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来说,建筑材料方面:建筑材料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基本元素,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质量,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及时的指出,严禁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为市政工程的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其次,施工作业过程方面:除了基本的建筑材料影响之外,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化流程和人员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渗透质量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规范化施工,不得为了缩短工期擅自更改施工工艺。与此同时,加强现场负责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好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3.5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施工团队专业素质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现场管理的质量。因此,从根本上提高现场管理的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在市政工程的参建单位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项目负责人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场管理的质量。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当定期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安全施工意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岗位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例如,对于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当加强现场管理和协调组织能力的培训,开拓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对于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分工的不同进行专业知识和规范化安全施工的培训,对于专业技能突出的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以此提高员工积极参与的意识,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通过系统的培训,在实践与理论交流中不断提高现场全员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确保市政工程和现场管理工作有序的开展。
        4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施工整体当中,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科学合理配置施工材料,完善和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为市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琳.试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9(27):0178-0178.
        [2]方东生.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探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7(10):430-430.
        [3]廖绍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探析[J].居舍,2019(6):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