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7期   作者:董蒙召
[导读]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出行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的同时
        董蒙召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出行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城市面貌、城市特色有了更高的期待,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部门应重点加强市政道路设计的力度,合理设计交叉口改善交通堵塞问题,提高对路基设计的重视程度、科学布置路面提升道路运行的安全性,科学规划各类设施的布线降低道路运维的成本,同时应加强道路给排水设计,解决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问题;设计方法
        引言
        市政道路系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面貌的集中体现,又是直接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1关于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1缺乏科学规划地下管线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优化,各项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各种管线设施大量增多。城市规划部门为不影响城市面貌,经常将各类管线埋设于路面下,但各项功能承建单位之间的交流较少,无法同时进行线路布施施工,使得路面多次开挖,不但造成了路面病害,还浪费了大量的建设成本。
        1.2确少路基设计
        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使人们进入到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中,城市道路工程管理者为顺应人们的生活形态,缩短了建设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道路工程设计的时间。一些城建单位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大多忽视了对路基设计的全面考量,使得路基设计不达标,极易在道路投入使用过程中形成严重的路害现象。
        1.3不合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崛起,城市交通事业规模呈“断崖式”发展,在传统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部门对市政道路交通情况的分析存在较大误差,对当前形势下的道路运行情况没有进行精细化的预估与设计,使得其在设计过程中对交叉口设计考虑不周,导致交叉口面积过大,加大了市政交通堵塞的压力。
        1.4不合理路面设计横断设计
        城市规划部门对城市发展速度的错误预估,使其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严重低估了城市交通负荷,在机动车道路宽度、数量等方面的承载力计算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当前形势下为提高道路运输的流畅性,相关部门经常盲目拓宽道路,严重浪费了城市土地资源。
        1.5缺失排水功能设计
        道路给排水是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城市降水十分不规律,由于传统市政道路缺乏有效的给排水性能设计,使得各大城市均有不同程度排水不善、积水严重的问题,给城市水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基于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有效方法
        2.1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给排水系统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部门应将现代化雨洪管理新概念——“海绵城市”理念切实应用到市政道路设计中来,该理念是国家可持续战略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改善城市排水系统不善的方法,能够使城市排水系统具有良好承载弹性,从而有效保障城市市政道路在多雨季节得以正常运转。“海绵城市”排水设计主要采取“渗、滞、净、排”的方式,增加路面设施的下渗量与地下排水设施的储存量,以此来降低地表积水量。

此方式需要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修建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考量,合理搭配透水性路面材料,从而有效提升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运行效率,减少降水高峰期城市道路积水,以此来提高城市运行的稳定性。
        2.2综合有效规划各类管线
        城市规划部门应将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有效结合在一起,促使城市建设实现高度的统一,即城市基础功能建设如配电电线电缆埋设、供水管网布施、排水管网搭建、光纤埋设等方面的设计与规划需要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划步调一致,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建设规划具有高度的协调性,从而将各单位集中到一起,共同完成项目设计方案。这样可有效避免多类管线布施设计出现冲突的情况,使道路和供水、供电等系统投入使用后出现经常性的损毁或各类管线布施不同步,使得道路开挖次数增多,造成路面下沉病害的发生。这就要求市政给排水设计单位积极与城市规划各系统管理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系,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愿景进行深入的了解,促使道路设计与城市各功能系统的设计目标实现协调与统一。城市规划部门应积极引进先进的BIM工程建模技术,利用此技术能够将城市整体规划目标、城市道路设计、城市各功能系统设计的条件与制约因素等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化信息模型,从而将各部门集中于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每一个部门的设计数据都能实现共享,进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增强道路设计与布线施工过的合理性。
        2.3加大对特殊路段路基处理
        路基是道路建设的基础,承载着路面上车辆负荷与路基下地层的作用力,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为切实提高市政道路运行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城市道路规划成本。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需根据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该路段通车后的车辆通行数据,科学合理地进行路基设计,使特殊路段道路路基兼顾安全性与实用性。在我国,当前大部分城市基本上是采用软基处理的方式进行路基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垫层换填、震荡碾压,确保路基含水量与渗水性符合路基使用的质量标准,避免使用时出现严重的路基沉降现象,使工程造价失控。
        2.4有效合理设计交叉口
        一是,要控制进口车道数量与宽度,确保车辆进口与路段实际通行能力相协调。
        二是,应使城市内新建道路交叉口的宽度,具有一定的交通发展前瞻性,即需要根据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态势预估车流向与流量,确保交叉口的容纳量符合标准。
        三是,城市内改建的道路交叉口,需要根据当前实际车流与车向数据进行精准核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车道交叉口的宽度应控制在2.75~3.25m之间,同时进口道的形式应尽量按照左、直、右专行车道来布置,以此在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的基础上,尽量缩短信号指示灯的时长,以此来缓解城市交通的堵塞问题。
        2.5科学有效布置道路横断面
        市政道路规划部门应在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前,对各路段的道路功能、交通流向、车流量、交通组成等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量,并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地质条件、周边绿化环境、城市基本规划、项目基本要求等进行综合性的设计,科学布置道路横断面,使城市土地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利用。在设计横断面时,相关人员要对横断面形式、布置方式、比例尺、实际尺寸等影响横断面使用功能的因素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设计。一般横断面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断面形式,设计人员需要根据道路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搭配使用道路空间,使城市内主、次干路、各分支路相互协调、配套,从而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市政交通运行体系。
        结束语
        综上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因此,设计单位对市政道路工程所开展的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理应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合理的进行市政道路工程设计,能够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使得市政道路工程发挥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因此政府部门和设计单位应对设计工作进行高度重视,使得市政道路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浅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方法[J].刘远洋.??居舍.?2019(21)
[2]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思路[J].崔永日.??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
[3]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J]. 梁家雄.??建材与装饰.?2017(48)
[4]道路设计存在的隐患问题及完善措施[J]. 廖立凯.??现代物业(中旬刊).?2016(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