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7期   作者:程立群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生活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
        程立群
        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    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生活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除了建设基本建筑外,还要保证一定的休闲娱乐功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近几年来,城市建设规划越来越严谨科学,以园林风光为代表的城市风貌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旅游、休闲的主要特色,园林和建设相互协调统一,增添了城市的风采。文章主要探讨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以此,不断提高城市品味,满足生活需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快速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长,也推动了园林建设进步。城市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园林设计与施工,可以说,走在城市中,随处可见风景园林,城市园林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标志性内容。城市园林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发展能力与水平,更展现城市品味与文化,受到相关部门格外重视。
1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1.1 放线定点技术
        一定要全面了解设计图纸要求,合理划分好区域,并进入现场进行放线,做好定点工作,形成主定位后,再根据方位确定次定位,保证符合设计要求。规则性种植需统一放线定点,这种施工方式较为简便,通常在场内确定一个基准点瞄准放线,确保在一条线上,如果遇到问题,需要更改路线的,则需要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在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线路调整,保证施工与标准。小面积建设可以通过目测完成,而针对大型风景园林建设,则需要使用工具进行放线,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平板仪器做放线定点,使后期种植更加明确,位置更加清晰,为了方便种植,可以在定点部位进行明示标记,用白色的圆点进行注明,同时钉上木桩,也可以根据要求写上树木名称、规格、大小、数量等信息,更加直观的方便后期种植与维护。
1.2 施工挖坑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多的有树穴开挖技术,在施工技术中,树穴开挖技术直接影响整体质量,施工技术高,植物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不达标的施工技术,会严重影响后期植物的成活率,还会导致维修费用增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技术要求,在树穴开挖前,先准确把握植物的生长规律,结合环境和气候等外界因素,衡量好一切相应的指标,为开挖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挖坑需要有一定的规格,要根据设计要求满足树种需求,根据不同栽种树种进行挖掘,做好深度测量,保证适合植物生长,挖掘的时候,要根据设计思路,做好深度测量,注意挖掘洞穴口与洞底垂直度距离,通常情况下,必须大小完全一致。当挖掘结束后,为了保证植物生长需要,还要根据植物各类不同,施加一定的生长基肥,园林建设不同于其他建设,其主体是植物,为了保证成活率,还需要同时在基肥表面加盖一层大致为15cm—20cm的土壤,防止基肥与植物根部产生直接接触损坏植物,确保园林质量。
1.3 苗木种植技术
        风景园林中苗木的种植和生长应具备相应的光照时间、强度及土壤水分、熵情等条件,各类苗木对这些条件的需求情况有极大的差异性,为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能抵御、抗衡病虫害的侵袭,并,确保其生长形态满足园林景观的美化要求,就要按照苗木种植条件,合理应用苗木种植技术。如草坪植物,草坪类植物栽种以后,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水分达到半干状态再进行踩实,确保水分不流失。其对土壤要求较高,为了提高成活率,需要全面进行压实处理,同时土壤上方加盖一层约为3cm—5cm厚度沙石或泥土,最后用木条等工具将其进行压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提高建设品质。
1.4 假山山脚施工技术
        假山施工时,一般要在山脚线范围内做垫底,有满拉底和周边拉底两种施工类型。满拉底主要是在山脚线范围满满铺上一层山石,保证山石硬度,形成一个基础工程。

周边拉底是在山脚边线上用山石砌筑一层垫底石,之后使用泥土和碎石将石圈填满,填满之后压实。进行山脚线施工的时候,需要体现效果,需要进行露脚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在地面上沿着山底边线铺设垫脚石圈来实现,但是这种施工并不好。当前,为了使假山建造效果更加真实,一般是使用埋脚施工方法,埋进地下20厘米后沿山石种植花草,使假山效果更逼真。假山山脚施工对山石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保证山石咬合紧密,拉底边缘错落有致,避免出现山脚的浑圆或者平直的情况,提升假山的美观效果。
2 风景园林养护措施
2.1 灌溉与施肥
        园林灌溉:灌溉水要适量,根据树种对于水分需要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对水分供给。同时,还要考虑气温因素,夏季气温过高,水分蒸发也快,这时要持续灌溉,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在夏季中午和冬季晚间进行灌溉;园林施肥:肥量在施工后要随之减少,根据树种对肥力的吸收情况,确保施肥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2.2 修剪
        在修剪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按照园林植物成长习性,在适宜的季节开展修剪工作。修剪长势衰弱的大树,剪掉树冠的部分侧枝,以刺激隐芽长出新枝,选留有培育前途的新枝代替原来的老枝,进而可以形成新的树冠,达到恢复树势更新复壮的目的。剪除病虫枝、枯弱枝、交叉重叠枝、徒长枝,剪口处需消毒,涂保护剂,如油漆、蜡、泥等。
2.3 防风补植
        安装加固树桩的系列对策来做到增强植物的防风能力。另外,在其生长的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导致植物死亡,所以在养护的过程中发现了死亡的植物,要在第一时间做好补植的工作,确保园林绿化的总体效果。
2.4 病虫害预防与治理
        园林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所以防治病虫害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对症下药,综合防治,以保证园林植物不受或少受病虫的侵害。
        2.5及时浇水
绿色植被想要正常良好的生长,就需要有充足的水资源供给。对于刚刚完成移植或种植的植被,则更需要有充足的水资源供应,这样才能够保证植被很好的存活下来。种植人员在进行浇灌时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把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避免浇水过多而对植物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绿色园林的管理和防护应当建造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体系,使得工作人员对于每一种植被的防护措施和浇灌都有相应的指导,在具体操作时能够严格地按照已有的规定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次的防护流程都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不会因为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导致最终绿色植被的存活受到影响。对于养护工作应当进行相应的监督,使得工作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准确的进行。每次的防护工作结束之后,应当有相应的检测人员对养护的结果进行验收,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养护措施的顺利开展,保证风景园林能够长期的为社会提供良好效益。
结语
        我国风景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集合了我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风景园林的施工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更高的技术标准,更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达到想要获得的绿化效果和质量要求,为了充分展现设计者的思想,借助更高的施工技术提高风景园林建设层次,保证风景园林的施工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对工程建设人员严格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工艺方式,进而保证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严把技术关,建造美好风景园林,从而造福社会,并取得更高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立胜.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6(22):187+193.
        [2] 陆少游.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30):247-248.
        [3] 陈英华.论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07):23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