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7期   作者:谷晓峰
[导读]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规模较大,系统较为复杂,需要运营管理部门投入较大人力、

        谷晓峰
        新疆哈密东天山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规模较大,系统较为复杂,需要运营管理部门投入较大人力、物力。当前,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而言,提升其信息化程度有利于改变传统管理工作模式,提升实际管理效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章对探究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我国逐步进入了信息时代。水利工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在整个工程内包含了诸多的工程要素,而水利工程管理中不仅涉及了对这些要素的管理,还包含了对各个子系统运行情况的管理,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将会大大降低管理的整体效率,且管理工作量繁多。现阶段,水利事业逐步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管理成为主流趋势,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自动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逐渐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和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对国家的竞争、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管理行业来说,信息化和自动化成为现在管理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标准,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现代管理行业朝着信息化管理方方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信息技术管理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管理行业的发展需求。我们这里要说的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必要性。水利工程是一项难度非常大、工作环节复杂、专业系数较高的工程,尤其是随着水利工程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需求了。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还能改善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各种不足,从而使复杂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妥善的管理。
2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管理观念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逐步增多,在这些不同类型、规模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虽然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了相应的管理探索与实践,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依旧以人工管理为主,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技术发展水平相对有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相对困难[3]。从根本上看,信息化管理观念不足是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导致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工作很难进行。一些水利工程部门虽然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并未彻底转变,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2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可以给水利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开展提供许多便利,从而促进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和发展。然而,现阶段许多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系统还不能完全实现资源共享。这主要是因为其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完善所造成的,还有可能是因为水利工程其他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存在问题,从而制约了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共享。
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3.1水文检测
        在建设水利水电项目过程,可利用自动化技术对水文检测系统展开设计。设置遥测站6个,中心站2个,将水库范围之内水文信息进行全面覆盖。结合工程需求,可在适当流域,完成测站设置,实现对此范围内船闸实时监控。

设计水利项目时,需遵循安全以及高效的原则,切合实际,确保各项设计可行性较高,满足项目长期运行需求。设计水文检测系统时,可借助现代化通信技术,以自动化播报形式,协调IP和VPN,保证二者关联性。与此同时,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检验并且报告实际水位信息,还能将送水情况以及其中问题即时显示。
        3.2施工管理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对于其他工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涉及的技术和设备较多、计算量较大,所以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难度往往较高。施工管理总体上可分为对施工设备管理、施工流程管理、施工人员管理3部分。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施工环节出现疏漏都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质量。而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和合理性。如在施工设备管理方面,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用处和不同性能进行分类管理,提升施工设备管理的直观性。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记录设备具体的性能、用法以及原理,方便施工人员选择最合适的施工设备,同时记录不同设备的使用状况和相关零部件价格,及时科学合理地维护设备,使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方便使用。
        3.3在工程竣工验收方面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在水利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对工程进行验收。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在传统的验收方式下,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做不到实时监控,在工程竣工验收的时候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误差,一些隐藏较深的安全隐患也不容易被排查出来。在工程竣工验收上运用好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将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实时监控到的数据进行科学汇总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排查出来。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不仅效率更高,能够节约大量的经济成本,降低返工率。
        3.4在数据采集工作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大量数据,且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要能够予以有效保证。在此期间,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开展各类数据采集工作,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所采集的各类数据准确度高、实时性好。而且在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相关数据的过程中,还能结合现场各类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对其进行修正、更新,提供更为完善的系统安全保障,并且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不仅能够收集传统管理数据,还能对各类特殊需求的数据进行采集,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在水利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加之各类突发状况的存在,导致传统管理技术形式下所获取的数据存在误差,而依托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能够灵活、快速地获取各类数据,并按照相应规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所采集的有效数据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运营状况的有效监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水利建设中已经得到了普遍广泛的运用,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水利建设方面还有着可喜的前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水利建设中运用信息技术,必将还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这都需要科研人员和工程建设人员通力合作,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高.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9(17):77-79.
[2]周文娟.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3):67-68.
[3]李小辉.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133+197.
[4]苗丰慧.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7):119-120.
[5]袁舫.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9(01):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