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山东省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为了防止地下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等情况,应当抓好防水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防水技术措施,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1地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如果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下防水一直处在漏水或者渗水的环境中,那么建筑地基就会发生质量上的变化,而且墙壁也会发生变化,泥沙、混凝土等建筑也会随之变化,钢筋也会受到腐蚀,最基层的建筑的稳定性变得越来越小,承受力也随之减小,使上层的建筑物越来越不稳定。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高层越来越多,所以更牢固地下地基的结构的稳定,要想更好的解决控制地下漏水,就需要地下防水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专业的防水材料,还要有更加专业的防水技术。但是底下防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在设计和施工中人们并不在乎这些问题,人们更在意的是上层建筑物的质量。在审核工程的时候,因为地下防水比较隐蔽,所以施工者以及监督者并不在乎地下防水,更没有地下防水这方面的专业支持。因此的地下水的质量没有保证,而且其生活的环境会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2地下工程常见渗漏原因
在施工前首先应对建筑物的地下水位进行准确量测,这样才能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整个地下基础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测量中由于测量仪器及人为因素都会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如果地下水位测量数据出现偏差,将会给后续的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有可能导致地下室发生严重的渗水病害;其次施工方案的选取和交底出现问题。施工之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教育,施工方案必须经相关人员审批后方可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技术难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地下防水工程禁止在雨雪天气及五级风以上(含五级)施工;再次防水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工程成本,选择一些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的防水材料,这也是导致渗水病害出现的原因之一;另外边角等特殊部位的细部处理是防水工程施工的薄弱环节,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当然如果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等浇筑前没有清理干净杂物,可能造成新旧混凝土交接部位黏结不紧密。有些施工单位安装止水钢板时焊接不牢,也会导致后期出现渗漏等。
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
3.1做好施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①对于建筑工程中的地下防水施工建设来说,技术人员在正式开展施工工作以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与要求来做好审核工作,确保施工图纸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掌握好建筑地下防水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尤其是对于细节部分来说,要从提高防水设计出发。另外,还要针对建筑地下防水建设技术措施以及施工计划等进行研究,在综合好建筑特点的基础上来完善计划,保证措施的有效落实。②建筑地下防水建设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实际中要从相关工序出发,结合好规定与要求来做好验收处理工作。只有工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建设施工。③对于材料质量来说,很容易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材料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要及时对产品合格质量书以及相关质量检验证书等进行检查。在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后,还要做抽查检验工作,只有保证材料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与要求,才能运用到施工建设中去。④可以说建筑工程中的地下防水建设施工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实际中要从选择专业技术团队的角度出发,保证施工队伍具备施工资质,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地下防水建设施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也要及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培训,真正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能力。而对于一些没有相关证书的建筑施工人员来说,要积极组织其参与到技能考核环节中去,只有真正获取到相关的资质后,才能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去,实现持证上岗的目标。
3.2地下工程顶板的防水处理
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施工前,为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应进行基层找平处理,防止顶板上出现鼓包或者是石子松动影响到后续施工。基层处理好以后应进行淋水实验,找到渗水的地方后进行重点处理。当防水基层完成后便可进行防水施工,防水卷材的铺贴方法应根据顶板基层的结构类型、干湿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开始铺贴后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对容易渗漏的薄弱部位用密封材料或附加卷材做增强处理,大面铺设时卷材应展平压实,与下层黏结紧密,确保卷材的铺贴顺序和搭接宽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做好防水层末端的收头处理。
另外顶板的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间宜设隔离层,机械回填时保护层的厚度宜大于70mm,人工回填时保护层的厚度宜大于50mm。为保证防水保护层的整体性,应在混凝土中加设钢(丝)筋网片。
3.3墙体防水施工
因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很容易出现施工缝,一般出现在建筑底板一端两侧,为避免施工缝的大量出现,必须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严格控制浇筑间隔时间,对面层混凝土收缩量进行有效减少,为此可选用二次振捣施工。在振捣密实混凝土后,必须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及压光等作业,初凝后应将塑料薄膜铺设在其上面,保温养护时间应控制在2 周以上,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不能过短,混凝土表面温度和附近外界温度在拆模是应在15 摄氏度以下,避免裂缝在混凝土干缩与温差等情况下出现。先分层对地下室墙体进行浇筑施工,每层间隔时间必须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下,遵循设计要求全部钢筋都应进行高标号砂浆垫块的设置,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如裂缝出现在外墙混凝土干缩与温差情况下,应将草袋盖在混凝土初凝后的墙顶上,外墙模板在养护14 天以后拆除。
3.4地下工程底板的防水处理
在对地下工程底板施工中,首先需要砌筑一道保护墙,墙体的厚度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做出微小的调整,厚度一般都控制在240mm左右。保护墙砌好后应及时进行灰土填埋。当然在处理地下工程底板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底板的光滑性,对于边角或者管道底部都要进行修补或者增强,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个部位的防水性,卷材的搭接长度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改变,但不得小于100mm。在变形缝等处两侧的基础之间一般留有20~30mm的空隙,这也是防水结构的薄弱环节,为防止出现渗漏,应采用止水带防水。
3.5建筑屋面卷材防水工程技术
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保温层和找平层的施工,并选择合适的基层处理剂,该处理剂需要与卷材的性能相融合;基层需清理干净,保证无杂物、积水的同时,也要确保屋面的平整性,不得出现高低凹凸等现象,注意保持屋面的干燥。(2)卷材黏结屋面基层的方法有多种,如:满粘法、点粘法、条粘法和空铺法以及机械固定方法等,其中满粘法是在建筑项目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技术方法,它保证了屋面和基层全面的黏结。在卷材铺贴过程中,要确保卷材铺贴方向的准确性。如果屋面的坡度在3%以下,可采用与屋脊平行方向铺贴;若屋面坡度为3%~15%,卷材按照平行或者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若屋面坡度过大,超过了15%,卷材铺贴须垂直于屋脊方向。同时,要注意上层卷材不得垂直于下层卷材铺贴方向。(4)采取热熔法施工屋面卷材防水时,其技术工艺为:热源烘烤→滚铺卷材→排气和压实→热熔接缝、压牢→密封接缝。如果高聚物的改性沥青厚度很小,薄于3mm,则不得采用热熔法施工。热熔加热器的火焰要对准卷材与基层的交接位置,并与基层形成30°~45°倾角,对基层及卷材底部热熔面同时进行加热,直至出现卷材热融光亮发黑,确保加热均匀。(5)热熔后卷材要立即进行滚铺,严格采取措施,排除掉卷材下的空气与水分,平展铺贴并黏结牢固。搭接缝应确保溢出的沥青宽度约为2mm且较为均匀顺直,铺贴卷材需平整,搭接尺寸精准而不能出现扭曲和弯折现象。
3.6混凝土的防渗处理
在混凝土上采用防渗漏处理时一个非常具有成效的方法。利用混凝土进行防水防渗漏,所看重的是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紧密性,在混凝土预制和调配的过程中,充分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漏性能,不仅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和韧性,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水平。混凝土本身对温度和环境是比较敏感的,非常容易受到周边情况的影响,对混凝土进行防渗漏处理,能够提高混凝土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从而让建筑工程具有更加的应对极端天气能力。进行混凝土防渗漏处理的同时,还能够省略一部分混凝土的保养和维护成本,从而降低后期的建筑工程成本支出,更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结束语
加强对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可以显著提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因此,对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系统综合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廖海云.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8(05):76+78.
[2]吕品,宋正,宫兴华.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2):33.
[3]邓洋.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