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园林主要是指在区域内进行花草树木和地形的改造,并结合营造建筑、修建假山水池、布置园路等诸多艺术手段和现代工程技术进行园林环境创作,最终形成和自然界相媲美的人为环境,以供人们休憩、娱乐及改善城市环境。所以,将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于园林工程,对于当代园林工程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研究
引言
目前,传统园林施工技术在理念上已经处于严重的滞后状态,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中不断应用新工艺,有效提升了园林工程的美观性。同时,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大幅度降低,可见新工艺应用能够为园林工程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工艺,促使园林具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
1园林工程的重要性
园林工程在分类上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园林工程。广义的园林工程是指,例如建设适宜市民进行观赏、休闲娱乐且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公园、湿地公园等,以及对公园中绿植等的养护;狭义的园林工程是指,例如公路施工完成后,建设道路两旁的植被,小区基本建筑建设完成后,绿地的建设和绿植的养护。总而言之,狭义的园林工程就是指其他建设工程的附属工程。但是,不难发现,无论从园林工程的广义来讲或是从狭义来讲,都是当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程建设,有了园林工程建设,城市环境中将拥有更多适宜的绿地和植被。特别是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园林工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并且,从人与自然的观念来说,良好的园林工程不仅能带给人们适宜的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去处,更能带给环境益处。例如植被能够防风固沙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然气候,缓解温室效应等。为了促进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世界不断进行开发和探索,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自然带来很多的污染和破坏,而园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一些未能避免的破坏。从园林工程的角度对生态环境加以弥补和修复,对大自然进行一定的恢复,减缓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园林工程对自然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极大的益处,因此,不断发展园林工程,探索园林工程的新工艺很有必要。
2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2.1事先做好规划工作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应当注重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在新工艺应用中,应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保证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充分利用施工新工艺,优化工程资源整合,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林地或湿地等资源。借助新工艺开展园林施工,实现工程资源的优化,使用少量的材料达到预期的园林效果,响应国家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在园林施工中,如果草坪作用较小,在设计施工环节可适量减少草坪比例,节约空间种植花卉等植被。在隔离地带设计中,引入枝繁叶茂的乔本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达到预期的园林美化效果。园林施工应根据各个方面因素,如人文环境、气候特点等,在原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施工建设,保证原有特点的同时,适当进行创新,有效节约资金和资源。植被的选择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将花草、乔木等有效结合,形成和谐的整体,增强园林的艺术感,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
2.2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贯穿于园林工程的整个过程,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铺设长度、人工湖中栈道的长度等都离不开测量,必须要对其进行精准测量后才能施工。精确测量才能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能够按照正常的工序顺利进行。一般来说,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测量仪器通常是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
在测量环节,首先要统计、规划园林工程的整体测量,而后根据测量、规划结果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保证在遵循科学与美观的双重标准下迅速完成测量,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以园林工程中水土测量为例,在进行水土测量时,要对水体周围转折点处做好相应的标记并打桩,标注各个位置的开挖深度,将土台留好,待施工完成之后再着手拆除。
2.3资源回收工艺
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多种绿色植被,并且对植被进行精心的养护。植被不仅在园林工程中起到装饰作用,而且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园林工程运作的重要内容。植被的生长离不开水资源,我国各地区的水资源不平衡,在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不充足的情况,这给植被的生长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需要采用水资源回收工艺,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应用水资源回收工艺,具体是指将软管铺设在园林的地表之上,并且将软管与透水网相连,然后应用泥土覆盖软管,最后再种植植被。采用水资源回收工艺通常都需要在园林施工之前进行相应设备的建设,以便保障水资源回收工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采用水资源回收工艺,在对植被进行浇灌或者在降水的过程中,将那些没能被植被吸收的水分回收储存,然后在旱季进行二次应用,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为了回收利用水资源,还可以积极建立相应规模的集水屋,使雨水得到更加有效的消纳,不仅能够避免小溪流经地面,还能充分应用自然水资源。
2.4符合普遍审要求
在选定园林基调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色彩构成具有规律性,所以,园林色彩设计一定要遵循这些客观的审美规律,尽可能排除掉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按照自己所喜爱的方式或流行的审美所左右。园林色彩设计过程中的审美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鲜明性。园林的主题风格要清晰和明确,并要拿捏其分寸,对比也是一种构成鲜明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色相和亮度的对比,通过特色鲜明的公共建筑或色彩吸引人们的第一感官。②秩序性。把握节奏和秩序是当代园林设计的灵魂所在,没有秩序园林搭配就会变得杂乱无章,让园林变得很不协调或让人感到异常别扭。③主次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搭配假山、林荫小道、水池时,需要确定一种主要的基调,比如,明暗度的对比、占地大小等,没有主次关系,园林内部就失去了相互依存、相互突出亮点的条件,而且人们对园林的直观感受也会变得不够清晰。④因地制宜,和环境相协调。在利用园林施工新工艺进行设计时,环境是优先要考虑的因素,只有符合环境的基调,才称得上是好的园林设计。
2.5膨胀止水工艺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会留下一些不可避免的缝隙,且管道有可能出现渗漏的情况,所以,需要应用膨胀止水工艺。这项技术包含一个不需要采用溶剂进行溶解的膏状固体,该固体遇水即能膨胀,能阻止水的进出,从而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膨胀止水胶属于化学工业的产物,在园林工艺中对膨胀止水胶的应用,既能保障园林工艺的发展,同时也能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该工艺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园林工程之中,因此,应用该工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结语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园林工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为城市带来绿化效果,改善城市景观,还能展示城市自然景观,体现城市的文化特点。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应用新工艺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选择种植的植物类型,推动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章林.论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4).
[2]李阿丽.新时期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
[3]朱伟.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在园林工程中的探讨[J].居舍,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