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专业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7期   作者:潘赟媛
[导读] 当今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多的应该是技能方面的教授。
        摘要:当今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多的应该是技能方面的教授。所以近年来,中职院校的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要想提升中职学校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必须从教学模式入手,将现代科技水平与时代因素融入到教学模式当中,使中职学生愿意投入到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当中,从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所以教师要以这几个方面入手,探究出合理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积极地解决,提出相应的方案。
        关键词:中职;建筑教学;存在问题;教学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增加,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人们的生活和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有关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进行合理的解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但是要想达到更好的解决效果,就要从教师入手,创立相对应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将教学模式从教学习实现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
        1 有关中职学生的情况
        与传统的大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早期学生选择中职院校,往往是因为成绩较差,不能有更好的选择,在上学期间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形成攀比心理,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高有低的。所以教师向中职学生开展教育行动显得尤为困难,如果开展传统的教育方法,一些的学生往往不会认真听取课堂内容,选择逃避的方法去适应课堂,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案,不仅要提升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也要使他们更愿意热爱建筑行业这份职业。
        2 有关中职建筑专业课程开展的困难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它逐渐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工作都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对于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又面临着许多技术的问题有待解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进程较为缓慢,造成教学困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不能很好的将信息化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
        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时代观念,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信息化对于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将观念融入学生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性,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对于信息化的知识掌握不熟练,不能很好的应用到课堂当中,导致中职建筑知识的讲解不能有效展开。
        2.2 学校缺乏信息化投入力度
        学校是导致信息化投入不足的主要因素,一,学校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信息化教学不能有效地展开,对于教师也没有投入信息化知识技能水平的培训,教师眼界较为局限,没有定期进行信息化培训,从而导致中职建筑院校整体教学效果较差。
        3 如何有效开展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
        3.1 以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推动课堂开展
        现在人的眼光过于局限,他们往往认为课堂的讲授是围绕教师展开,没有教师就不能有效推动课堂的知识讲解,但是教师只提供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主导中职学生的教学发展。另外建筑专业需要充足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在教学上也不能停留在知识的简单教授上,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给予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所从事的专业面向社会后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将知识和理论结合,为步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些较为复杂的教学结构,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展现,将一些理论知识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计算机技术为中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建筑专业知识的讲授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
        3.2 以多样性教学手段促进中职课堂开展
        因为中职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性格还是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往往会因为外界的因素改变自己的观点,对于学习来说也是如此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将很难形成好的风气,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也会导致学习进程不能有效展开。这就需要中职教师以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促进课堂的有效展开,单一的课堂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中职生的发展,不能立足于他们的兴趣点之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借助的方式,通过动画音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有关一些建筑的结构时,可以将结构缩小,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动画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加强了学习建筑专业的兴趣,更好的理解建筑的内部结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起到提升整体中职学生建筑专业水平的效果,也能为以后从事建筑行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只有学生拥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本身的发展。另外教师在对于专业知识讲授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讲解方案,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简单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将外来知识据为己有。
        3.3 将教学案例融入课堂
        案例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紧密相关,因为学生与教师所处的主体不同,导致学生对于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存在着理解差异,他们往往认为学生围绕着教师展开知识的听讲,却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可以与教师互换身份,在课堂上勇于回答,大胆创新,更好的去探索建筑知识领域的奥秘。另外教师也要将日常实践案例融入到课堂当中,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明白相应的解决方案。融入不仅能为当堂课程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也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
        比如在讲解有关脚手架的相关理论时,教师可以利用较小的模型进行教学,使学生自己去设计脚手架的结构以及长度,更好的应用到操作当中,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相互交流的方法进行积极的解决,一个人的力量远不抵一群人的力量,只有班级具有凝聚力,学生学习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职建筑专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中职教师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实践操作与相关案例融入到中职课堂当中,运用现代新兴技术去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提升专业兴趣,只有各个方面相互努力,才能更好的推进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的为建筑事业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利民.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风,2019(02):51.
        [2]洪锦燕.新时期中职建筑专业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235.。
        [3]芮丹.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8(01):50.
        [4]王耀乾.探究新时期中职建筑专业有效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8(01):17-18.
        作者简介:潘赟媛、性别    女、出生年月      1990.12.5、民族   汉、籍贯   浙江绍兴、职称   助理讲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工作单位和邮编   绍兴市技工学校、31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