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 657300
摘要:当前,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由于阅读文本存在生词多、文本长等情况,教师习惯于将文本分为若干部分后再进行分批处理。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仅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也有利于学生从文本结构上掌握文本,减轻学生负担。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对于段落大意的概括总结和文本细枝末节的搜索,掌握的是支离破碎的表层信息。
关键词:语篇;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基于英语语言文字的阅读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基于高中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积累、情感态度变化、学习策略构建和文化意识培养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水平,在当下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当中,直接指向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因为只有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才能让高中学生在直接要面对的人生大考——高考中能取得理想成绩。
1语篇教学的意义
首先,语篇教学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语言能力主要是从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的技巧等方面进行教学,而这些教学往往又容易停留在孤立的词汇或语法的讲解和运用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以词汇和句子为中心的外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初级阶段对于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是必要的。其次,语篇教学有利于增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在语篇整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学生团体活动,如dialogue,pairwork,group discussion和debate等。采用上述团体活动方式,就可将书面交际和口头交际结合起来,将领会思想和表达思想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此外,语篇整体教学可以提高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加快阅读速度,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2语篇视角下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2.1创设问题引导,逐层把握内容
高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另外,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在应用语篇整体教学法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阅读学习,然后带领他们一起梳理阅读材料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将词汇、句型和语法等知识体系中具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建立综合知识结构,从而方便其进行记忆和学习;还要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掌握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并提取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层把握阅读材料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例如,在高中《英语》模块1Unit1Schoollife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然后带领他们阅读教材中的各个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寻读。在学生初步了解教材中的问题之后,再设置一系列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school life?Is the current school life different from your imagination?What is the difference?Please try to write this feeling as an essay.”引导学生进行逐层阅读。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就会逐步阅读文章,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逐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寻读的过程中,教师再组织他们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提取阅读材料中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使用完整的语句将整合的信息表达出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问答的方式,让学生重新分组,每两人一组,进行面对面问答,先由一人复述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另一人将整合的信息使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出来,再由两人共同探讨回答正确与否,之后再交换问答对象,重新进行一遍问答。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逐层把握文章内容,锻炼阅读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2初读文本,归纳大意
文体解读和把握文本的文体特征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维度。教师应设计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在阅读前识别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识别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设问Which type of writing does it belong to? How are the paragraphs organized?引导学生关注文体特征和文体结构,提高学生的文体意识。BigRocks是记人和叙事融为一体的故事类记叙文。针对记叙文的文体特点,要知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5Ws1H(When,Where,Who,What,Why和How)设计问题并提取相应的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搜索回答问题以厘清文本的主线,并提升阅读动机。针对此文,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Who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What eventdid the writer describe? Why does the writer use“Big Rocks” as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Howdo you regard the expert’s illustration and hiswords?其中,针对Where的问题文中并没有涉及,故省略。学生初读文本时,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详细阅读,只需关注具体细节,搜寻答案,再归纳整合信息,形成文本大意。学生初读文本后,通过提取和整合信息,获取了文本故事的主要信息,如时间、人物、事件等,并初步概括了解了文本大意,同时也验证了读前预测。
2.3读写结合,个性输出
在写作输出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全文以产生对文本全面、全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写作输出奠定基础。以写作落实阅读课课堂实效是近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大趋势。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语言,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任务的设置需基于文本但又高于文本,同时还要关联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利用自己在文本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发表独特见解或解决实际问题。如本课,教师设计了以下写作任务:谈谈你目前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将其视为主要矛盾,还有哪些次要矛盾,你将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言语交流中培养创新思维,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整体教学法能够通过初读、细读和听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框架和重点语句,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习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逐层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深层意义,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伟.2017.语篇整体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16):95-97.
[2]张勇.2019.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4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