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事实说话——浅谈议论文中事实论据的运用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月13期   作者:冀现泉
[导读]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
        冀现泉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 泰安市 271400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在保证事实论据证明观点的前提下,怎样增强事实论据的力量呢?请先看一篇例文:
谈骨气(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吴晗同志这篇短论写于六十年代初期。下面我从四个角度对常见的事实论据的使用方法作简析,希望能对学生习作有所帮助。
一、正反对比法: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别了,司徒雷登》
闻一多、朱自清,作为“曾经”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面对威胁利诱,不折不挠,宁死不屈,彰显了中国人应有的骨气;而韩愈所称颂的伯夷,与闻、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详细描述法: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里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了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索。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都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
——《理想的阶梯》
这段文字中采用记叙文的笔法,详细描述了马克思、诺贝尔为实现理想而刻苦勤奋、忘我工作的情景,如同特写镜头,历历在目,给人以震撼。
三、简单枚举法: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报任安书》
在掌握大量事实论据的前提下,运用“简单枚举法”除了在内容上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外,在语言方面易于造成排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四、联想化用法: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奋斗的必要,正是因为困难的存在。在通往理想的征途上,坎坷、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顺利就等于在理想面前止步。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有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呜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基, 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道尔顿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员,那些发明了纺织机、蒸气机、飞机、火车的人,他们的职业、岗位不也很平凡吗?可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崇高理想和为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的双臂收拢时,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理想的阶梯》
这段文字在例举高尔基的事例时巧妙化用了“三部曲”的内容,巧妙使用了“海燕”的形象,让人激情澎湃,产生困难已被克服之感。这种联想化用法,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议论文中事实论据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若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就必须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勤动脑筋,多加练笔;在平常的阅读中,看到优美语段多作摘抄、背诵。久而久之,便能驾轻就熟,好文章倚马可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