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远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母享中学 657205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当下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愈来愈注重在课堂上所实施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期望可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进步与发展。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当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思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呈现出精彩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多媒体技术;师生互动;联系实际
从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观点来看,在传统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策略无疑是没有价值的,并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情。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改善教学策略,力求所实施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观能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高效吸收知识。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策略作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以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科技时代发展下的产物,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资源之一,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知晓以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来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以求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学时代》这一节时,首先,我以多媒体技术播放了歌曲视频《中学时代》,对学生说道:“步入中学时代。就意味着大家开始了中学生活,那么如何使中学时代精彩的度过呢?”从而导入了新课。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大部分人中学时代的经历,结合教材带领学生探寻了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使学生懂得了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之后,我让学生谈论了步入中学后对自身角色变化的认识,旨在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连续性。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的教育,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以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了中学时代的重要性,助力学生懂得了要把握机遇不断成长,切实达到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影响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许多教师不再以“灌输式”的教学策略授课,而是懂得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建民主的课堂环境。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有加强师生互动的教学思想,并在课堂上付诸于实际行动当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实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走进老师》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孔子、陶行知的图像,指名学生介绍对他们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叙述了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然后,我对学生提问道:“你们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呢?”于是便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指导了一些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的努力。最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教育学生要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了本节知识,充分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理论联系实际,展现学科现实价值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教师教学的目的。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了解该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通过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际做有机融合展现学科的现实价值,以求能够使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期望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大家先尝试用右手写一个‘我’字,再尝试用左手写一个‘我’字,进而尝试不用双手写一个‘我’字,写完后同桌交流感受。”从而以现实生活中的小游戏导入了课题。然后,我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介绍了一些现实生活中敢于面对挫折的实例,教育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要懂得挖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之后,我通过对学生设置生活问题,使学生有了正确判断生活中挫折的能力。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学习内容,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了学习内容,让学生懂得了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把失败转化成为成功的动力,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从而充分实现了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勤于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创新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保证所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是有效的,从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为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60.
[2]陈彩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心理教育的渗透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