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臂”概念建立教学浅探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月13期   作者:张婷
[导读] 力臂的概念建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张婷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  830000
        摘要:力臂的概念建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力臂不但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基础,还是杠杆应用分类的依据。因此,让学生正确学习和理解力臂,是物理教师需要探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在杠杆平衡条件探究的过程中引入力臂,从而让学生理解力臂,找准方向,突破难点。

关键词:作用点        作用线        距离    力臂
物理概念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并被大家认同,物理概念的教学无非是先让学生学习概念的定义,根据定义的内容了解概念的一些注意点,其次通过例题教学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学生练习加以巩固。
以“力臂”教学为例,根据教学目标学会画“力臂”是本节教学重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一般先直接给出杠杆“五要素”的定义,然后重点指导学生画“力臂”,并总结一般画“力臂”的步骤。我认为这种概念教学的方法主要缺点在于:概念的背景引入上着墨不够,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概括本质特征的机会,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怎样去规避这种模式僵化的教学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以力臂这堂课的教学实例来进行具体讲解。
从中国古代人民用来汲水的桔槔,到现代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杠杆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充分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对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运用杠杆工作原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其中力臂概念的建立是简单机械这一章节教学的难点,它是理解杠杆工作原理的基础,更是以后高中学习力矩这一概念的起步。
首先,我举一个简单的杠杆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们来探讨一下生活中杠杆原理的使用,如:跷跷板、撬棒、钓鱼竿等,使学生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来探究杠杆。
接着,我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活动展开。
活动一:我会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拿出课前自制的杆秤,小组现场模拟生活中使用杆秤称量物体重力的过程,称量的物体可以是桌上的文具盒,身上的钥匙串、水杯等等。
活动二:如图所示,当称量的物重一定时,分别在A、B两点用弹簧测力计拉秤杆,使杆秤处于平衡状态,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需要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哪一点的拉力更大一些?

学生们经过小组探究后,会得到结论:杠杆的平衡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有关。
活动三:如图所示,当称量的物重一定时,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竖直和斜拉秤杆,使杆秤处于平衡状态,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需要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哪一点的拉力更大一些?

学生们经过小组探究后,会得到结论:杠杆的平衡与力的方向有关。
通过以上的探究,学生们发现杠杆的平衡不光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还与力的方向有关。此时,我向学生们抛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物理量,它既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又与力的方向有关,同时它还影响到杠杆的平衡呢?
此时,我引出新的物理量——力臂。
杠杆力臂就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这里不再是点到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线的距离,这个作用线就同时受到支点到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的影响。
最后,我请几位同学通过一个简单的健身动作来感受“力臂”。我请了几位身高,身材差不多的男生分别手臂下垂提起一把椅子,接着让他们缓慢侧平举提起椅子,他们都感受到费的劲越来越大,甚至要提不动了,这就是因为椅子增长了手臂拉力的力臂的结果。
通过这节课,学生经过探究了解了“力臂”概念建立的过程,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对“力臂”的含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得到一次锻炼科学探究能力的机会。有的教师可能认为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建立“力臂”概念的过程有些得不偿失,其实不然,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有了理解“力臂”概念的基础,对于下一阶段画“力臂”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就变得容易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要引导学生上好每一堂概念教学课,教师要对初中物理概念进行归类,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角度出发,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学.《中国教育学期刊》收录
[2]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界》.2015年33期.叶秋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